“不錯,先取楚國,魏國和秦國有兩個選擇,第一就是袖手旁觀,看著我們和楚國廝殺,二就是在關鍵時刻出兵,拿下乾國。”
楊神說完,就看向了衛莊。
“無論他們做哪個選擇,現在的乾國都無力與三國為敵。”
同時和三個國家開戰,哪怕楊神有鋼甲鐵劍這樣的降維打擊利器,也不可能是對手,因為敵眾我寡,連霓虹雞那麼先進的武器都輸給了兔子,楊神自然不會覺得靠鋼甲鐵劍就能夠無視三個國家。
“不過,現在秦王政還沒有親政,秦還沒有上下一心,但是楚系勢力龐大,攻楚有可能會引起秦國楚系勢力的反擊。”
楊神只是給衛莊說了乾國接下來的目標,但是不代表乾國現在就要跟別人開戰。
才二十萬鐵甲軍,能做什麼?
先發展起來再說吧。
楊神本來打算回去,接下來就交給衛莊去忙活了,結果聽聞,農家俠魁想要求見乾王。
“俠魁?田光嗎,還是圍殺了白起的那個……”
楊神感興趣的接見了這位農家俠魁。
然後楊神才知道,農家俠魁田光,是被楊神的乾國的一系列政策吸引而來的。
“若論百家,農家之道,才是天下之本。”
農家俠魁說明了來意之後,就想要跟楊神這位乾王說說他們農家的思想。
“農家以神農氏為祖師,勸耕勸桑,以足衣食,當今天下,農即是民,民心才是國之本。”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賢者治世,當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修飢謹,救災荒。兵甲之訓,正是要保萬民安寧耕種。農耕能足,則國富民強,兵肥馬壯,境內安寧,所向披靡。”
“當重農而輕商。商者買賤賣貴,從中漁利,其所得財富或遠大於自我創造,皆是損國、損民所得。”
田光最後總結。
“這就是農家之道。”
楊神錯愕不已,蓋因田光所言,竟是歷史之鑑!
“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好一個農家。”
楊神感覺農家給了他一個驚喜,他一直以為自己從後世而來,最清楚怎麼治理天下,大方向只要不出錯,那他建立的國度將會是史無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