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王,這些以權謀私的人,為什麼不立刻抓起來?”
東廠和西廠的廠公都不解的問乾王。
後宮妃子有人討好聯絡,送藥什麼的可是大忌,更不用說還是他們負責的後宮。
“不急,現在收網,只是湖面魚蝦,本王想要的,是那湖底的鰲鱉。”
楊神意味深長的說道。
對後宮的掌控,楊神可是絲毫不會放鬆,但是沒說他不可以釣魚執法啊。
東廠和西廠還只是明面上,他們也以為後宮是他們的地盤,南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只是保障,卻不知道後宮裡面還有更深的東宮和西宮。
眼線遍佈,想要瞞過楊神可沒那麼容易。
要不是楊神懷疑這背後有六國貴族餘孽的影子,這以權謀私的手剛剛伸過來就被斬了,用來警告手下也不錯。
雖然他每攻下一國就大開殺戒,但是六國貴族和王室想逃還是能逃一部分的,只不過比後面秦始皇那時候要好得多,主要是殺得太狠,以至於沒辦法狼煙四起,到處都是叛逆。
相反,謀反的可能性被壓制到了最低,只剩下了刺殺、下毒、禍亂後宮這種事情了吧。
所以楊神才想著一網打盡,省得以後再出現這樣的事情。
“諾!”
兩大廠公躬身。
……
秦國從各處抽調的兵士與物資,陸陸續續向著關中集結,向著函谷關外開去。
八百里關中,核心的地域,東西狹長,南北縱深欠缺,為了護衛關中的安全,最重要的便是保有四關。
這其中,面對山東的函谷關最為重要。所以,歷來函谷關被攻破,秦國便會請和,以免戰火蔓延,燒到關中腹地。
當然,歷代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在秦國國勢穩定的情況下攻破函谷關。山東六國的諸侯至多打滅秦國東出的兵鋒,但是大多止於函谷關下。
從戰略上講,秦要滅六國,並天下,又或者是退守關內,保有關中,就必須維持住兩翼的安全。
這一點,秦人明白,趙人和楚人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