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九十八章 琉球王位誰以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 琉球王位誰以繼? (1 / 3)

守衛首裡城宮禁的禁衛無疑是整個琉球王國最精銳的部隊,他們大多出身貴族,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是那麼容易被洗腦的,無論是將他們留在琉球還是備前國內都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但是他們受過教育,受過武藝的訓練,不應該就此白白的被圈養著,送到蝦夷去既能充實人口,又能提供一定的兵員,而作為補償就是給予他們一定的田地補償,讓他們成為一小領的武士。

這裡要著重解釋一下琉球人種的問題,原始的琉球人是一種很複雜的人種,後世醫學對古人頭骨復原進行判斷,古琉球人既有閩越人種又有印尼菲律賓人種的血脈存在。

閩越的人種也大致分為兩種人,其一與現如今的廣東廣西人種相近,這些可能是歷史上所說的秦漢時避中原征討的百越人的後裔。

其二的就與現如今的江浙、閩贛人種相近,長相更加類似現在的南方漢族,這些很有可能是五代十國時或宋明時期遷居琉球人的後裔,畢竟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就命令閩地36漢姓遷居琉球,給琉球帶來了相對現今的文化和科技。

前文說過,琉球國記憶體在著類似印度的類種姓階級制度,拋開最初的天孫王朝和舜天王朝是琉球土著建立的不談。

在經歷三山之亂變故之後,並最終由尚巴志建立的商氏王朝,原本屬於外族的大陸人種已經成為新的統治階級,這也是為什麼尚氏建國之後,積極向中原靠攏朝貢的原因。

換句話說現如今的琉球王國大部分貴族都是原本中原王朝遷居的後裔,而原本的土著百姓大部分都已經被奴役為奴籍,兩者在長相上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龜井茲矩所帶來的這些貴族人質從長相上來看就和中原漢族長相相似,這也是秀家對他們表現出親善之感,給予優待的原因,畢竟都是同宗之後。

龜井茲矩接受了秀家的建議,表示會在之後對琉球送來的這些人質進行劃分,又向秀家請求到“在下斗膽,在琉球國內留下大約1000餘人。

其中大多數是在邑久、上道兩備隊的足輕,我許諾他們武士的身份,將他們就地分封在琉球各地,主要集中在首裡周圍。

他們還請求我幫他們把他們的家人送來琉球,這些在下都承諾了,現如今請求殿下的恩准。”

秀家沒有馬上回答龜井茲矩,反而向他問道“琉球本地的土地還夠分封嗎?他們不是實行與我們一樣的名主莊園制度嗎?你將這些足輕分為名主武士,原來土地上的名主怎麼辦呢?”

龜井茲矩答道“在下將他原本的們遷移到了周圍的幾個島上,不願意順從的依照殿下此前的建議,都進行了處理。如果殿下打算遷移人口,還是有足夠的土地進行劃分的。”

想要將琉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利用吉備諸國的人口填充琉球是必須的,當地的社會階級必須經過變動,這是秀家最初定下的方針。

但是當看到當地的貴族許多都是與自己想熟悉的同胞之時,秀家難免生出了憐憫之情,他對著龜井茲矩說道“琉球地肥沃,當地人又受中原問話薰陶善於種地,白白殺掉實在不美。

我看不如將不願意順從的貴族遷居至蝦夷去,准許他們每人攜帶2個奴僕,每家攜帶10個佃農遷居蝦夷,也算是我對他們的照顧了。”

蝦夷是什麼鬼地方,龜井茲矩還是有所瞭解的,那地方寸草不生寒冷無比,龜井茲矩並不瞭解秀家在蝦夷開拓的事兒,他只覺得秀家是在給自己的良心找一個彌補,因此阿諛道“臣下替那些逆民感謝殿下的仁德。”

最後秀家開口說道:“倉敷、岡山、高松、湯築等城多有流民,出雲、伯耆、伊予等地有許多這些年因為戰亂被減封而家道中落的武士之後,你可以將他們組織起來,順批次的轉運至琉球,填充琉球各島人口。

琉球島嶼眾多,你當選擇重要地段修築城池,以此為隘口鞏固本家在琉球的統治,過些時日你帶著琉球投降的官員與我上洛,我會為你表奏琉球守的職務,代管琉球之事。

屆時到了關白殿下面前,應該說什麼,不應該說什麼你和那琉球的官員都應該心裡清楚。”

秀家想要控制琉球,就必須維持琉球王室存在。

而龜井茲矩自己心知,以他現在的知行想要受封琉球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此他也需要琉球王國國體的存在,自己躲在幕後以丞相之位縱覽琉球事務。

對於琉球國王派來請降的官員來說,他們身為統治階級,統治基礎來自琉球國王,他們也需要琉球國體存在,國家一滅亡,他們就失去了貴族身份。

因此當各懷鬼胎的三方階段性目標一致之時,此前是相互敵對的關係,都會在外人面前統一口徑進行矇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