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主力和大炮壓陣情況下,僅靠手裡的萬把人與對面人數相當的人萬攻城戰,李如柏自問自己還做不到。
3天之後李如松雖到,可是火炮並未運送至開城,李如松不得不又等了3日,實際是在1月10日才對開城展開了攻城。
由於開城背靠松嶽山,南面蜈蚣山,雖然開城有東西南三面城牆,不過南側城牆沒有足夠的戰場寬度佈置大兵。
不過面南蜈蚣山的好處便是可以在此佈置大炮,直接炮轟開城南城。
關於這一點,李如柏在來到開城勘察地形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不過小早川隆景也不是庸才,王京防線本就是他佈置的。
在考察各個城防要隘的時候自然勘察過開城,為了應對明軍火炮之利,他命人在蜈蚣山上修築了一座山城,喚作開子城與開城胡成犄角。
李如柏比李如松先到三天,這三天來他就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強攻蜈蚣山,拔除開子城。
蜈蚣山雖然不高,但日本人修築山城的確實有一些本事。盤山道路修築的蜿蜒曲折,明軍兵力優勢根本發揮不起來。相反明軍若要攻山,沿著盤山道路上前會面對多個方向日軍的鐵炮和弓失射擊。
李如柏強攻三日,折損了3個千戶,1個遊擊以及600兵丁,確是未能將開子城拿下。
李如松到了之後,改變了策略,參考上次火燒牡丹峰之策,以火龍出水射擊開子城。
開子城是小早川隆景在3個月的時間裡緊急修築起來的,不可能用到石垣、石屏這些東西,整體建築還是以木製為主,在明軍火器的射擊下很快就被點燃。
駐守再此的是淺野幸長所部3000人,此前堅守3日尚且覺得明軍不過如此,今日剛剛臨戰就被明軍的燒城之策搞得狼狽不堪。
儘管在築城之初就有防備火攻而準備的水池,不過火油點燃的火勢非一般所能比,很快開子城的火勢就控制不住,淺野幸長不得不下令棄城遁走。
可是如今明軍主力已至,早就將開子城和開城分割,開城東西南,開子城東西北三面皆被包圍,你淺野幸長有能逃到哪裡去呢?
其率領部眾趁明軍注意力被開子城火勢吸引,從東南方殺出一條血路,企圖渡過臨津江逃往坡州。
開城東南方,與坡州一江之隔的便是長湍。前文說過這裡是溝通豐臣秀勝與黑田長政的重要城池,但是再重要他也只是一座縣城。
相比較坡州距離臨津江還有1公里多的距離,長湍可是臨江而建的城池。等到淺野幸長跑到這裡,長湍早就已經被季金所帥明軍水師橫絕江上,對著江北的長湍以及江南日軍營壘不斷炮擊。
雖然距離太遠準頭不是很好,但是給南北兩岸的日軍的心裡壓力是極大的。
聽聞明軍炮擊長湍的小早川隆景帶著隨從出坡州親在觀察,感嘆明軍戰船強大,更重要的是此刻的他有一個恐怖的想法竄出。
“今日明軍水師可以橫絕臨津江炮擊長湍,明日是不是可以橫絕漢江炮轟漢陽?那我這個漢陽防線還有什麼意義?”
豈是不僅是小早川隆景感到震驚,聽到明軍水師參戰,並且還是擁有火炮的明軍水師的時候,遠在京都的秀家都嚇了一跳。
】
如果麼有記錯的話自嘉靖以來明軍水師已經越來越不堪了,甚至連造船的工匠都湊不齊,要造船甚至要向福建民間船廠下定的地步了,他哪來的這麼多武裝炮船?
直到後來秀家親眼見到了明軍的水師艦船,並且俘獲了一部分之後這才明白,原來援朝的明軍水師艦船大部分都是臨時徵募的明朝海商船隻載炮後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