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七十七章 壬辰倭亂(十)加藤清正北征咸鏡道(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七章 壬辰倭亂(十)加藤清正北征咸鏡道(下) (3 / 4)

雙方在鶴城西廝殺之天色漸白戰鬥這才停息,作為戰鬥核心區域的西側柵欄初早已血流成河,柵欄外尖刺上倒插著的無頭屍體宣示著昨夜戰鬥的慘烈。

軍陣被衝擊的龍造寺家也損失不小,鍋島直茂甚至差點命喪陣中,要不是朝鮮軍無心戀戰,死活要拿了你的這個主將建功。

此戰無疑是日軍勝了,但也是血戰險勝,不過最起碼戰略目標實現了。

若是沒有鍋島直茂的建議,或許關北軍會直接沖垮西側僕從軍的防線,最終儲存大部分實力逃出生天。

現如今經過戰後屍體的統計,斬獲關北軍首級3500餘枚,算上城內戰死被收斂的以及傷兵,首級總計4415級。

但是為此加藤方付出了戰死720人,傷638人的代價,大部分是在西側營壘堵截關北軍時候付出的。

龍造寺家損失較多,麾下石冢金太郎、磯野勘兵衛、藤澤利兵衛、足立彥兵衛等有名武士紛紛戰死,戰後統計合計戰死1738人,傷1660人,基本上也喪失了戰鬥力。

至於我們的朝鮮僕從軍,反而是損失較輕,戰死、逃跑1600多人傷1500餘人。

當然這樣的戰損比,對於這群烏合之眾來說,也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鶴城一戰,朝鮮最為精銳的關北軍一戰而喪,但是依舊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算上白天的戰損,日軍從咸興出陣時候的3萬多大軍,已經傷亡了7000多人,其中大部分還是日軍的折損。

第二兵團從釜山登陸以來,一路高歌猛進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可是卻在咸鏡道折了翼,一下子傷亡了1/3。

這樣的戰損比讓鍋島直茂和加藤清正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很難想象自己這一路遇到的都是什麼部隊,若是朝鮮軍隊人人都和關北軍一樣,他們又會有怎麼樣的結局。

而這也是秀家在錦囊裡明確要求真田信繁約束下屬,不讓他們過度北進,以防撞上關北軍的原因,秀家不願意去承擔這麼嚴重的傷亡。

像這樣的傷亡比是瞞不住的,這麼多武士屍體需要處理,要將他們帶回日本安葬。

加藤清正和鍋島直茂只能懷著忐忑的心情寫了一封軍忠狀送去名護屋,向秀吉陳明厲害。

當然為了掩蓋這難看的戰損比,兩人對這份軍忠狀稍稍潤色。

在信中他們將朝鮮軍人數定為2萬精銳,自己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夜襲的,饒是如此依舊斬殺萬餘朝鮮軍士,自己這邊損失很大的責任歸結為沒有準備。

鍋島直茂所領的龍造寺軍在此戰中損失最大,戰後想要修整一下,但是加藤清正認為北軍精銳已經盡喪鶴城,應該趁此機會擴大戰果拿下咸鏡道。

雙方爭執不下最後決定鍋島直茂主力會咸興修整,但是要派出2000軍士支援加藤清正繼續北上,僕從軍也被加藤清正全數帶走。

事實確實如加藤清正所預料的,韓克諴所領的關北軍是咸鏡道士卒的膽氣所在,當看到韓克諴帶著數百人狼狽的向北逃竄的時候,咸鏡北道兩班們心中就有了別樣的想法。

加藤清正還沒到吉州,吉州府使全敏祖便主動向加藤清正開城投降。

咸鏡北道主城鏡城萬戶鞠世弼,私自聯絡士兵捉拿了鏡城判官李弘業,主動投降加藤清正。

他甚至打算直接向加藤清正獻上在鏡城躲避的臨海、順和兩位王子,要不是跟隨王子北遷的前承旨黃赫機敏,馬上帶著王子出城被遁,恐怕機要被困在鏡城稱為鞠世弼的投名狀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