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七十四章 壬辰倭亂(七)蜂須賀改易及朝日兩邊的騷操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 壬辰倭亂(七)蜂須賀改易及朝日兩邊的騷操作 (1 / 4)

如果是秀家負責晉州城攻略,那秀家一定不會選擇力攻,因為晉州的位置實在太適合水攻了。

城南緊挨著南江立城,南將是洛東江重要支流,水流一直都有保證,再加上城池面積不大,地形呈現東西向的扁平狀,再加上城北有一個不小的池塘,完全可以水淹晉州。

壬辰倭亂前期主動權一直在日方手中,最不需要著急的就是日方。

歷史上日方的戰略出現了絕對的問題,一開始看不起朝鮮,主力部隊一直再向朝鮮北部調動,打算一次決戰鯨吞朝鮮和大明。

很難理解這種邏輯對嗎?不然你怎麼解釋日方在大明支援朝鮮之前的大半年中,對於大後方的慶尚道、全羅道都沒有徹底拔乾淨呢?

若是日方穩紮穩打向前,以朝鮮朝廷對當地百姓的態度,日方只要稍加恩義,又豈會如歷史上那般義軍遍地窘境呢?

宜寧城內部不團結的問題成了宜寧最重要的弱點,在日方散佈開兵力從多面進攻之後,城內守軍互不統屬,互相不能支援的窘境被徹底的爆發出來。

上一次宜寧城好歹守了3天,等到了來自晉州的援軍,這一次居然僅僅1天半的功夫宜寧就宣告失守,這還是在有500監營兵和500府兵支援的情況下。

因此等到小早川隆景佈陣晉州的第二天,晉州城外圍日軍總兵力達到了6萬人,而城內只有金時敏的5000多兵力。

金時敏是一個能臣,儘管兵力上有絕對的劣勢,可是他很會利用地利優勢調整雙方的差距。

而且面對破城的困境,他拿出東來釜山屠城的典故,動員城內的百姓參軍。

他規定壯丁分發兵器上城牆禦敵,壯婦負責帶著孩子到處拆房子給守城方提供木材和石塊,而老人則負責城內的後勤工作。

晉州的防禦在他的管理之下變得井井有條,即便面對6萬大軍的輪番進攻,依舊堅守35日不落下風。

最終堅守2個月之後,由於城內可用的木石耗盡,城北的護城河被填平,以及大量兵力的殺傷,晉州城終於陷落,歷史上憑藉晉州守備有功晉升晉州牧使的金時敏,以及一種歷史上聞名的名將悉數戰死。

前文說過,歷史上進攻朝鮮的軍團有過一次整編,那是因為受到颱風影響,阻斷了後續支援部隊的繼續登入。

如今15日已經過去,時間來到5月20日,即便是豐臣秀吉都已經知道了晉州的戰況,以及宜寧之敗的情況。

日本侵朝2個月來,向來都是凱歌頻奏,這就使得蜂須賀家政的這次戰敗顯得非常礙眼。

如今又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慶尚道6萬大軍居然拿不下小小的晉州城,與此同時當初作為協通的福島正則已經掃蕩完忠清道,開始進入全羅道替小早川隆景擦屁股了。

這讓秀吉覺得必須要要殺雞儆猴了。

他命令豐臣秀次和豐臣秀勝等人的第九第十軍團儘快登入朝鮮,負責對京畿道周圍地區的掃蕩工作。

於此同時豐臣秀次親自前往忠州將蜂須賀家政解職,將其索拿回名護屋城,至於他麾下剩餘的5000多人,全部交給豐臣秀次統領。

至於島津義弘及毛利吉成、島津豐久、尹東佑兵等人9000多人,獨立成一個軍團有些不足,因此進行拆分。

秀吉任命島津義弘為新的第五兵團總大將,麾下下轄所部6800人,秀吉又將豐臣秀次所屬的細川忠興3500人補充給他,再加上仙石秀久、長谷川秀一、木村重茲等人組建出一隻15600人的兵團。

至於原本的同僚毛利吉成、島津豐久、尹東佑兵所部2600人,補充給在第十兵團的豐臣秀勝,再加上南條元清、宮部長房、荒木重堅等人,使其統帥的兵力達到了17100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