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六十一章 侵朝兵力部署(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一章 侵朝兵力部署(上) (1 / 3)

戰國大名軍議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各備隊出陣的順序,因為很多大名內部的政治力量並不平衡,每一次佈陣背後都有著對政治的妥協。

好在秀家這邊沒有這樣的問題,秀家在領內擁有絕對的權威,關西武士習慣了聽從秀家的安排,關東武士剛剛被秀吉梨了一遍,作為新參眾不敢自然不敢對秀家搞對抗。

秀家唯一的問題就是很多武士家都是有名有姓的,不是宇喜多家的譜代就是關東的名門,又或者是秀家刻意提拔起來要與譜代對立的新參眾。

這就導致秀家明明才13000人的軍勢居然分出了9個陣出來,一般1w~1w5左右的軍勢能分成6個陣已經很多了。

秀家之所以會分成9個陣,完全是為了家族內部的政治平衡,不然你讓岡家利和戶川達安合併為一個陣,你覺得這個陣應該聽誰的?另一個又會去聽嗎?

就算常陸陣內自己合併起來,以戶川達安的脾氣他肯定不願意聽出菅正利的指揮,可是戶川達安有這個能力安撫菅正利讓他聽話嗎?兩個人是什麼水平差距啊。

也就是下總這邊安置的大多是關東豪族,在秀家領內沒有什麼話語權,且梶原政景所領的雖然是家老太田家的軍勢,但是他畢竟只是太田資正一個不受寵的兒子,才會被迫接受戶川達安的調遣。

別的不說就秀家安排此次出陣朝鮮的列陣安排,可是讓秀家禿了不少的頭髮。(好像秀家頭頂剃月代頭,已經沒頭髮了啊。)

出陣的軍陣分配完成之後,秀家讓馬場實職攤開一幅巨大的秀家所畫的朝鮮地圖,對著眾人開始佈置起起兵的路線。

儘管距離秀吉預定的1592年開春之後再渡海朝鮮的時間還有4個多月,不錯此刻秀吉對於出陣朝鮮的各大名部署情況已經佈置完畢。

首先是以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伊達政宗、佐竹義宣、羽柴秀勝等大名所帶軍勢主的名護屋在陣眾(留在名護屋待命的部隊)總兵力73370人。

不過從歷史上的結果來看,除了羽柴秀勝、增田長盛、石田三成等部分中小大名組成的3萬多人作為支援渡海抵達朝鮮之外,名護屋在陣眾中以德川家康為首的大大名後來都沒有去過朝鮮。

這些人的部隊不會一開始就派往朝鮮,他們是對朝作戰的總預備隊,一旦前線局勢出現變動,比如進展太順利已經攻入大明境內,有或者朝鮮國力超乎尋常,他們將會作為第二波支援部隊渡海。

其次是以金森長近、蜂屋謙入、小出吉政這些5萬石以下小大名組成的御前備眾(近衛前鋒部隊)合計5940人。

大島雲八、木下延重、伊藤長弘等秀吉旗本組成的御弓鐵炮眾(近衛弓箭手、近衛鐵炮部隊)1755人。

這些人本身就是秀吉旗本武士成員,以木下延重為主過去一直擔任秀吉的鐵炮組頭等職務。

別看他們所帶的部隊有100~200人不等,實際上他們的知行並不多,很多都只有千石出頭。而他們所帶領的部隊組成則都是與他們一樣的豐臣旗本眾成員。

之後便是以足利義昭領500人,木下吉隆領1500眾領銜的,以御側眾6組4300人,御小姓眾6組3500人,御伽中800人,御使番眾750人,御詰眾1200人,鷹匠眾850,中間眾1500人組成的合計14900人的御馬回眾(近衛武士部隊)

再之後則是以織田信秀、竹中重門、河尻秀長等小大名所帶部隊組成的御後備眾(近衛後衛部隊)5300人。

以上4個部隊合計28,145人便是構成秀吉本陣,這2.8W人是秀吉手中最後的底牌,依照他的計劃,他會在第一波渡海部隊攻入大明之後,帶領本陣渡海前往朝鮮坐鎮。

以上兵力合計10萬餘人,都將是秀吉握在手裡的底牌。

之後便是秀吉所列朝鮮先掛御勢眾(派遣朝鮮的先遣部隊)是以小西行長、宗義智、松浦鎮信、加藤清正、鍋島直茂、黑田長政等九州、四國大名組成的44000人。

以蜂須賀家政、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長宗我部信親等九州四國大名組成的朝鮮國度表出勢之眾(征討朝鮮國都的部隊)60220人。

除此之外還有以豐臣秀家、豐臣秀次大大名以及近畿、信濃、關東大名組成的朝鮮國他域御勢眾(征討朝鮮其他地方的支援部隊)

這部分大名會分為6個軍團,他們分別是以小西行長所領3000人,宗義智5000人,松浦鎮信3000人,大村喜前1000人,五島純玄700人,有馬晴信2000組成的第一軍團16200。

歷史上小西行長以24萬石領出兵7000人,這一世他只領有肥後南部宇土、天草、蘆北、八代四郡合計10.2萬石,根據軍役賬實際只需要帶出3060人(萬石600人,帶出一半)。

但是後來秀家得知,他為了在朝鮮獲得更大的軍功,實際組織的軍勢為4500人,算是超額動員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