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四十八章 奧羽一揆初處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奧羽一揆初處置 (1 / 3)

要說面對奧羽的爆發的諸多一揆最開心的是誰,那一定非秀家莫屬了。

秀家在轉封的關東的那一刻,就打定了主意要渾水摸魚,將整個關東和奧羽搞成自己的後花園。

關東10國總知行超過350萬石,再加上奧羽兩國的280萬,知行合計超過600萬石,是足以定鼎天下的基業。

也是這個原因,秀家才會在奧羽合戰的過程中這麼賣力,不斷的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在奧羽評定眾攫取軍功。

如今隨著伊達政宗、豐臣秀次等人的發力,大崎葛西一揆已經逐漸被壓制,如今僅有少數萬餘人被擠壓在以佐沼城為首的小範圍地區。

眼看大崎葛西一揆就要被剿滅,秀家同意再寬限伊達政宗20日時間徹底評定一揆。

與此同時豐臣秀次先一步北上,在佐竹義宣和南部信直的配合下,對和賀稗貫之亂進行鎮壓。

要說這和賀稗貫之亂,還要扯到此前的大崎·葛西一揆上面去。

對檢地抱有不滿的大崎氏、葛西氏、膽澤郡的柏山氏等沒落大名的舊臣、農民們,在奧州仕置軍撤兵後,10月結成一揆在各地起義,討伐木村吉清等秀吉的派遣武將。

此時,和賀郡和稗貫郡兩郡的領主,因為未前去小田原而被改易的和賀義忠、稗貫廣忠等人也在兩郡發動起義,呼應葛西大崎一揆。

亂軍勢力於10月23日(或10月28日)突襲和賀氏的原居城二子城(現在的巖手縣北上市二子町)的淺野長政代官後藤半七,奪回了和賀氏的舊領地。

以這種氣勢,2千餘人包圍了鳥谷崎城。一揆勢2千人直到不久前還是現役計程車卒,比土民的一揆更有戰鬥力。

與此相對,鳥谷崎城代官淺野重吉的城兵只有100~150人左右,但由於城堡位於天然的險要之地,所以很難落城。

前面提到過,日本歷史界對奧羽仕置期間引發的騷亂多用一揆來定義,是因為這邊引起騷亂的主力多是底層民眾和武士家臣。

而將和賀稗貫之亂,所以用“亂”進行定義,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由從上至下都是由和賀、稗貫兩家大名和家臣組織起來的,反對豐臣家對奧羽統治的戰爭。

和賀稗貫之亂爆發後,秀吉曾經書信走海路前往三戶城,要求南部信直對兩家進行壓制。

控制著北奧領地的南部信直在不來方城(之後的盛岡城)集結了軍勢,自己帶著500騎左右前往鳥谷崎城救援,11月7日對包圍城堡的亂兵勢力發動攻擊,解除了包圍,南部軍暫時進入鳥谷崎。

但由於積雪期臨近,冬日的奧羽最難的便是後勤保障,在判斷下雪之後難以支援城堡後,只能暫時棄城帶著淺野重吉等人撤退到南部氏居城的三戶城。

結果,包括鳥谷崎城在內的稗貫氏的舊領也落入亂兵勢力手中,豐臣政權向奧羽派遣的所有郡代、代官都被舊領主的軍勢驅逐了。

歷史上秀吉對奧羽仕置分為三步走,首先對仙北的一揆交由上杉景勝及周圍大名負責搞定,最後讓蒲生氏鄉和伊達政宗負責搞定大崎·葛西一揆。

可是由於“密信事件”使得伊達和蒲生家之間不不信任,伊達政宗必須上洛自辯,最終使得東路進展緩慢,直到1591年1月才正式開始對大崎葛西的進攻。

東路軍進度的延後,以及仙北九戶政叛亂使得對和賀稗貫之亂的評定只能延後至6月才開始進行。

此次作戰儘管在歷史上並不是很有名,但是動靜卻一點都不小。

白河口有德川家康率領豐臣秀次為總大將的3萬士兵,仙北口有上杉景勝、大谷吉繼;津輕方面有前田利家、前田利長;相馬口有石田三成、佐竹義重、宇都宮國綱;伊達政宗、最上義光、小野寺義道、戶澤光盛、秋田實季、津輕為信等人。

奧州再仕置軍進攻奧羽,與蒲生氏鄉和淺野長政匯合,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對和賀義忠、稗貫廣忠等人進行圍剿。

這一世此戰由秀家操刀,肯定比不上歷史上秀吉計劃的那麼波瀾壯闊。

秀家一直覺得,歷史上秀吉九州合戰之後,過分的痴迷絕對軍力壓制,要對付小小的和賀稗貫之亂何須要動用10萬大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