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二十三章 忠家帶來的蝦夷訊息(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忠家帶來的蝦夷訊息(上) (2 / 3)

從歷史上蠣崎家以松前城為本城來看,他對蝦夷南部函館北斗平原的掌控力是很低的。

這一點從明治之後還要在這裡設立渡島振興局就可以看出,直到明治時期這裡還是一片相對廣闊未開發之地。

實際上直到幕末時期,經歷了200年的拓展,松前家的勢力範圍才將將拓展至大野川以西的地方。

大野川以東地區要到幕府中後期逐漸流放犯人才發展起來,並逐漸成為幕府的直轄領,這也就造就了北斗函館平原以大野川為界分為兩個城市,而函館市相對狹長的歷史遺留原因。

整個德川幕府時期,松前藩勢力範圍也就蝦夷西南角突出部分,最北端拓展至厚沢部町,網東拓展至大野川以西(現今北斗市)。

“不瞞殿下,這裡的主體依舊是蝦夷部落,遍佈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部落,有部落民數萬人。

而蠣崎大人手中僅有12館,每館人數不過數百至千餘人,軍役狀上總兵力為938人,但是據我看來實際的兵力恐怕根本達不到這個是,這個數目已經接近極限動員了,實際的兵力應該在400人左右。

田籍薄上在冊的田地一共473貫文,照我看來遠遠不止,但也不會高於2000貫文。

那邊的主要收入便是蝦夷貿易收入,往年這部分收入大約有3000貫左右,但是今年開始被我方壟斷,他們只能將南方部落採購的物資轉賣給我們,生存恐怕會艱難很多。

此次南下蠣崎大人便是前來詢問殿下,希望殿下能夠給予寬宥,好讓蠣崎家發展下去。”

秀家擺了擺手表示自己會考慮這個問題,便示意宇喜多忠家繼續說下去“蠣崎家所能用之兵也就400人左右,也就欺負一下北側的厚澤部、江差部那些小部落,對於茂別以東的部落根本不敢伸手。”

“對了,其勝山館北部的江差部,有部分南部地區,據蠣崎家所說已經降服了蠣崎家,是因為江差部被厚沢部攻侵兩兄弟分了家,南家尋求了蠣崎家的支援,這部分部落民沒統計在內。”

秀家對蠣崎家並沒有多少興致,放在日本他的實力甚至連大名都算不上,秀家也不想現在去改變什麼。

秀家向的發展中心是蝦夷中部,那邊是蝦夷最廣袤的平原,開發得當的話何止百萬石,哪裡有興趣來蝦夷南部陪蠣崎家爬山溝溝。

於是秀家便說道“蠣崎家的活絕對沒有這麼艱苦,他們本城德山館兩側分別是清部金山和知內金山,河道中淘沙的產金量雖然比不上鴻之舞,但是也能算作補貼了。”

倒是宇喜多忠家有不同的意見,在聽到松前產金之後,更是主張道“我覺得我們可以適當的對蝦夷南部的函館作出攻侵。

殿下或許不知道,這裡的氣候可比石狩、日高暖和多了,受北部山谷的阻隔,寒風很難刮到這片平原。

而且這裡距離東北最北端的斗南隔海相望,若是佔據了這裡不僅可以開墾良田為我所用,還能成為貿易的重要中轉點,使得船隻在海上不那麼容易受風浪影響。

只是這裡的部落民與北方的南部家多有聯絡,據觀察已經有部分部落開始了半耕牧的生活,而且會熟練使用弓、槍、斧等鐵質工具。

不過這幾年一直有東北的民眾因逃稅來到這裡,給這裡帶來了發展和文明,已經有漸漸和化的跡象,將來若是要將其拿下,恐怕得花一番功夫。”

見秀家依舊沒有表態,宇喜多忠家疑惑的問道“殿下難道不想將兩座金山拿下並進行開採嗎?鴻之舞金山經過兩年的發展已經聚攏了萬餘民眾前去淘金。

不僅僅是河道的金砂,他們更是在漫山遍野的找礦脈,連帶著周圍部落民都知道這山裡產值錢的財貨加入進來,鴻之舞今年大雪封礦前共產金7,320兩,銀20,120兩,銅3萬匆,折錢近10萬貫!

即便清部和知內兩座金山產金不多,但加起來也能給出2~3萬貫的產量吧,對於本家財政也是很大的幫助啊!”

然而秀家卻把頭抬起,冷冷的看向他問道“拋去全靠淘金熱撐著的北見不談,蝦夷開拓石狩、日高、膽振三國,本國民眾已經送過去5萬餘人了吧,朝鮮、明國和女真人前年的報告是累計轉運了7萬多人,今年能有10萬嗎?

算上當地的部落民餘萬眾,總人口接近20萬人,20萬人你有將石狩、膽振、日高三國佔滿嗎?開拓出多少田地了,為什麼去年還要從吉備轉運糧食十萬石過去支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