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大師看來,德川殿下有的我沒有,看起來似乎比我更有帝王之象,您為什麼不去蠱惑他,反而來蠱惑我呢?”
“何謂‘蠱惑’哉!”或許是聊了這麼久,見秀家還再用這個詞語稱呼自己,天海作出慍怒道“吾乃為輔左君王之道而來。”
所有也解答了秀家剛剛的問題“我來投奔殿下,正因為殿下面相沒有德川之有,才是我要侍奉君上的原因啊。
自古帝王致治之盛,必資於輔弼臣。而良臣之所求不過是功成身退罷了,這是德川殿下所不能給我的啊。”
秀家不知道天海所言有幾分真假,要不是秀家瞭解歷史上天海和德川家康的故事,知道歷史上天海有不錯的結局,或許還真的被他三兩句話給忽悠了。
事實上拋開秀家開掛知道歷史不談,僅憑天海今日所言的三兩句話確實頗具蠱惑力,尋常大名可能聽不了幾句就已經飄飄然了,內心不斷的os:“沒錯,說的就是在下。”
秀家不在乎天海所言的真假,在他看來這或許是老和尚又一次說的一句忽悠人的話罷了,目的是讓自己高看他一眼。
因此順著他的話說道“這麼說我比德川殿下有容人之量?只是這樣要委屈大師要與我一道,和伏羲相爭了。”
“德川殿下雖與殿下一樣有真龍之像,不過天下相競究竟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我所求者不外呼‘側身左戎幕,斂衽事邊陲。’罷了。”
“照你這麼說,與我在關東確實有任事邊陲的味道了。大師這麼會面相,讓我更加好奇你對當今關白殿下有什麼看法了。”
聽到秀家問起秀吉的面相,天海搖了搖頭說道“沐猴而冠耳。”
“大師似乎對自己的相王之學很有自信。”秀家沒有評價他對秀吉的評價,相反將話題扯回了剛剛他對自己和德川家康的評價上“但是我不覺得殿下僅憑面相,覺得我比德川殿有容人之量,就捨棄比我更有王者之範的德川來投奔我。”
見到秀家還沒有相信自己,天海又一次搖了搖頭答道“德川殿確實比殿下更有真龍之氣,但是他比殿下少了最重要的東西。”
秀家急切的追問道:“什麼東西?”
“潛龍之淵!”
“潛龍之淵?”
天海用手指了指天空,又指了指地下繼續說道“就是這裡。”
秀家當然不會傻乎乎的覺得他所指的是這間禪興寺,稍加思考之後秀家便明白了他所指的是現在秀家所掌控的關東。
“關東嘛...”
“正是關東,殿下得關東如潛龍入淵,不論是當年的大禪門(源賴朝)還是長壽寺殿(足利尊氏)都是依關東兵而定天下。
今關東為殿下所的,殿下只需在關東整備軍馬,休養生息,以待天下之變,便是殿下化龍之時。
相對而言就算德川大納言比殿下更有龍相,其所領不過駿、遠、豆三國較為完整,甲、相、信三國接是部分。
駿、遠、相就如龍身,豆州為龍足,甲州若龍頸,信州為龍頭,但是頸部卻被武田甲州割去一般,頭部又被消去一頭,就算是龍也是一條困龍了。
我在關東時,與同為天台宗同門的忠豪相好,他引薦我面見了德川殿,他與我一樣看好德川殿之相,想壓住德川。
當時我與他都認為德川殿下將來必然會移鎮關東,那便是潛龍入淵之象,誰知最後這淵竟然為殿下所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