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長矛手,因為有槍陣的存在,他們本身就是耗材,發一根長矛就行,就算沒戳中還有別人給他容錯呢。
日本人當然也知道這一點,誰都不願意去做炮灰,而長槍這個玩意兒在戰陣中恰恰是很好摸魚的武器,所以像某些戰爭雙方數萬人打了一整天,到頭來才死了幾百人的情況。
這也就有了為什麼川中島之戰雙方合計戰死4k人之後,撼動天下的情況了。
等到後來,鐵炮傳入之後,關原之戰20萬人打了一上午,雙方合計戰死2~3萬人。
看到沒有,科技才是改變勞動生產力的唯一方式啊,偉人誠不欺吾~!
而且在日本戰國,打仗這個事兒吧,本身就是給領主老爺打工的。
現在常有說法,人家拿個2~3k工資,你還指望人家拼命?
要知道戰國的武士和足輕可是自費去給老爺打仗的,你給錢都不能指望人家拼命,自費給你打仗更別說了。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來最近外網出現的大鵝徵兵時候的貸款打仗的廣告。人家更狠,直接給你負債打仗。
如果說在此前,西國作戰的時候,盾刀手這個兵種還能暫時緩一緩的話,隨著時間距離那個歷史時刻越來越近,秀家對於這一可以在前線抗線的兵種的需求愈加急迫。
因此秀家對著藤堂高虎說道“挑選身強力壯,膽氣過人者,教習其刀盾之術,列陣於第一排。各營最起碼要裝備一100人的盾刀手,每個伍要備有1人。”
“所持盾牌為半人包鐵方盾,右側腰部有一個拳頭那麼大的缺口,用來放置短矛的時候使用。戰陣的時候列盾於前,舉盾持矛破開敵陣。混戰之時用背後揹負的擔任包鐵圓盾持刀力戰。”
“槍盾戰陣的事兒我可以大致教你,這事兒主要在訓練整齊性上,可是刀盾作戰我不是很瞭解,這事兒你得找人去界、平戶找南蠻人去,特別是西班牙人,那邊有成體系的路數。”
是的,秀家計劃中的盾刀兵一共持有兩面盾牌,一面半人高方盾列陣時用,配短矛突刺;一把單人圓盾,配刀使用。
為了配這個單人盾,所用刀也不能是武士刀,得學明代雁翎刀了。畢竟武士刀是雙手刀,看重噼砍,而單手刀必須砍刺兼顧。
就現在日本戰國時期士兵的身體素質以及訓練水平,秀家能讓藤堂高虎從常備中挑出幾千人學習盾刀術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是秀家並不打算歇手,他想要讓自己的御本番眾也使用盾刀。畢竟御本番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守備巖付城和護衛貴人,平常不出去作戰,使用長槍和武士刀有些浪費了。
除此之外,外出作戰的時候護衛秀家左右的旗本眾,也應該學習劍盾之術,不然危急時刻難道拿身體保護秀家嗎?
這麼說好像日本人真的做的出來啊......
可惜秀家現在想的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骨幹,想要讓武士拋棄拉風帥氣的長槍和武士刀簡直天方夜譚。
就連套筒槍也是秀家在改槍衾為槍陣之後才被足輕們逐漸接受的,因為他們發現套筒槍真的比插入式的挺接槍適合捅刺。
可惜武士老爺們不管啊,套筒槍多是捅刺擊殺,沒有挺接槍舞起來帥啊!
像前田慶次、莊林一心,斑鳩平次、安田作兵衛、可兒才藏都是堅定的挺接搶愛好者。
什麼人頭、首級、軍功都是次要的,手持長槍在戰爭中揮舞如風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對於他們這些無力拔群的人來說,揮舞長槍又不是拿不到人頭。
現在讓御本番眾和旗本眾的老爺們,使用憋屈的如烏龜殼一樣的包鐵木盾?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