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貫近乎是是殿下西國百萬石原領,一個秋賦收糧折價的稅賦了!”
明石景親說道激動之處,更是接連咳嗽,好不容易緩過來之後又繼續說道:“你可曾算過之前濃尾、近江以工代賑的支出?僅本家先期墊付,關白、大納言後期填補支出就高達6萬貫!
這還僅僅是美濃和部分近江的支出,如今卻是要兼顧整個關東的百姓,說上翻倍也不為過吧?”
明石景親說著轉身看向秀家說道“主公,臣知道主公向來良善,但是本家實在是支撐不起這麼大的財政支出。
關東之戰本家已經是掏出老底了,如今就連留駐軍卒的12萬貫尚且在想何處籌措,主公又要給我多出一倍的支出。臣下無能,實在是填不上這個窟窿。”
望著下面老臣言辭懇切的勸說,秀家心理很清楚,這確實有些為難明石景親了。
但是清水信也說的也對,現在卻是在領內樹立威信和恩義最好的時候。
而且不論是讓他們集中在小田原拆城,還是集中在巖付周邊整修水利和修築巖付城,對於秀家來說都容易管控。
小田原那邊的怎麼管控已經說了,巖付這邊更不用說,中心就在這裡,只要他們稍有異動,三隻常備及火器營、旗本眾近6000眾可以直接就把這群烏合之眾滅了。
思來想去,秀家還是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對著他們說道:“我在松坂囤積的糧食,不就是為了應對小田原之戰遷延日久,關東可能會發生的饑荒嗎?
如今既然有了以工代賑的法子,把糧食運來即可,這道省了秋收的時候和他們打糧食戰爭了。”
明石景親繼續說道:“可是如此一來,肯定依舊有部分地侍、農戶和國人不願意接受石高制。而且光有糧食還不夠,殿下可是答應要給他們提供農具和種子的。
除此之外小田原拆城、荒川水利整備、巖付的修築人工成本可以免下,但是材料的費用確實欠不得的啊...”
“沒關係啊~”對於他的擔憂,秀家笑著說道“只要大部人接受了石高制,少部分人不接受也沒有關係。
反正我趁著此次機會摸清楚了領內的真實石高,屆時對於不接受貫高制改革的一律低價收糧。
當他們看到石高制的人只要按照知行上交賦稅,而自己貫高制卻要賤賣糧食上交銀錢,他們會自願接受石高制的。”
貫高制是總包制,如果只是正常的秋收糧食價格下跌,可能根本不會讓他們感受到多少痛苦,因為他們隱匿的那部分免稅的糧食足以抹平這裡的差異。
但是當糧食價格跌到地價,免稅的田畝不足以抹平這部分差距的時候,他們自然會疼了。
因此應對貫高制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空糧價,秀家也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新米進陳米處,正如B站UP主王魯九班所說一樣。
不過這個事兒,需要大環境的幫助,周圍社會環境大致安穩,糧價區域穩定,那麼你在自己領內實施糧食做空影響不到外面。
但是如今秀吉馬上要開啟徵朝看來,短期內糧價根本降不下來,秀吉會在全國徵糧以應對朝戰。
特別是歷史上就有西國出人,東國出糧的說法,秀家想要在外面兩家高企的時候,動用自己的儲備糧和地侍打一場糧食戰根本不可能。
且不說秀家也沒有這麼大的資金成本去收購糧食,就說當秀吉看到秀家領內便宜的糧食鋪天蓋地,而其他地區糧價高漲的時候,就會讓割秀家的韭菜讓秀家支援朝廷一二。
到最後,秀家出了大力氣,不僅不能把關東糧價壓下來,甚至可能讓堅持貫高制的人因此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