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家怎麼都沒有想到,怎麼就突然扯到了德川家康了。望向德川家康一臉壞笑的表情,心中不由的發憷。
“是~”只聽德川家康說道“我剛剛在和關白殿下說,聽聞右大將在上野廄橋陷落的時候即興賦詩一首,歌頌了奮勇奪城的真田源次郎,不知道殿下在今日的局面上能不能也賦詩一首,為我等助助興致。”
秀家哪裡會什麼詩歌啊,不外乎記抄改三個套路,現在德川家康讓自己賦詩一首,在結合前幾日自己坑了他甲斐半國,怎麼都讓秀家覺得有一種他在坑自己的感覺。
秀家剛要推辭,對面的前田利家就說道“早就聽聞右大將文武雙全,那首《聞廄橋得勝歌》早就傳揚四海了,今日若能再得殿下一份墨寶,實在是我等的幸事兒。”
一旁的小笠原秀貞也送上助攻道“右大將的文采自然的天下絕頂的,既然右大將要賦詩不如由我為你謄錄詩句吧。”
秀家聽聞勐地瞪秀貞一眼,眼神中充滿著“聽我說謝謝你~”
現在的秀家是被架在了火上不賦詩不行了,可是現在一點主題都沒有讓自己賦詩,自己哪裡知道應該抄哪一首呢?
突然秀家眼睛一轉想到“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寫出吹捧秀吉的詩句總是不會錯的。”
於是秀家便開口說道“《盛世歌》”
豐王一劍定中州,大坂名城控上游。
久使益楊稱沃土,頻聞河渭轉漕舟。
歌聲春合煙花市,客夢風寒蘆荻洲。
自是千年藏霸氣,龍盤虎踞亦金甌。
豐王指的自然是豐臣秀吉,第一句的意思是歌頌豐臣秀吉持劍蕩平天下的故事。
第二句描繪秀吉建築大坂城掌控天下。
第三局中的益楊分別指中原的益州和揚州,都是歷史上聞名的沃土,這裡也代稱秀吉掌握天下最肥沃的土地。
第四菊則是借用中原漕運將糧食和商品絡繹不絕的轉運至洛陽的事兒,來代指秀吉掌握下的大坂泛舟不停轉運著天下的貨物,來表達其控制下大坂的繁華,同時也指天下一同道路運輸通暢。
第五六句則是對這種繁華的更進一步描述,描繪了一片盛世的景象。
第七八句則是贊天地勢雄壯險要之意,也有疆土完整無缺,王霸之氣將經久不衰。
在場懂漢學的人真的很少,別看秀吉、德川這群人附庸風雅讓秀家寫詩,真的等秀家將這首古壽燾的《秋懷八首》之四念出來的時候,愣是每一個人明白其中的意思。
但是這都不妨礙他們為秀家喝彩,反正聽不懂的東西說好就對了。
在座的的都是大名,在外面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怎麼能在這種場合問出“您這首詩是什麼意思”這麼low的話呢?
就算他們不懂這首詩的意思,那小笠原秀貞不是還為秀家謄錄著嘛,結束之後抄一份回去問懂漢學的家臣不就行了。
不過說實在的秀家這首詩中的暗喻實在太多,小笠原秀貞謄了半天沒記下來多少,最後還得是秀家自己動手將原文寫下來。
《仙木奇緣》
別人可以拿著詩句回去問家臣可是秀吉和德川家康不行啊,這個話題就是他倆挑起來的,最後這首詩寫了個啥都不明白怎麼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