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六十三章 古河與小弓(5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三章 古河與小弓(5K) (1 / 4)

秀家看似是在訓斥真田信繁不守規矩,實際上是在指桑罵槐指責裡見義康不守規矩。

而對其坐席作出變更,更是在當著關東群雄的面啪啪打他裡見義康的臉。

裡見義康出生於天正元年(1573年),是與秀家同齡的年輕人。

不過他與秀家不同,直到天正15年(1587年),其父義賴去世之後,年僅15歲的裡見義康這才繼承家督之位。

年紀輕輕的家督很難將自己情緒隱藏在外表之下,面對秀家將其座次排在末尾的安排,裡見義康直對著秀家憤怒的質問道“右大將,這是何意?我裡見家好歹也是清和源氏新田氏之後,何以招致殿下如此輕慢?”

秀家故作笑意的回答道:“殿下莫不是誤會了,這是合理的坐席安排。若要比家格,在場的左竹、宇都宮、結城哪家都不弱於你裡見家的。”

然而秀家這個回答讓其更氣了,繼續據理力爭說道“可是本家領有安房、上總、下總等國知行不下30萬石,乃是今日列席諸大名之首,難道不當得上座嗎?”

裡見義康很聰明,他沒有提朝廷官位的事兒,他此刻的“左馬頭、左衛門督等官位都是裡見家世代傳襲的官階,傳到他這一代還沒有上洛註冊。

他知道比官階不過徒增笑爾,因此打算用知行來做比較,以展現自己裡見氏的強勢。”

然而秀家並不吃他這一套,他扭頭向結城晴朝、左竹義宣等人詢問道“我久在西國,對於東國的規矩不甚瞭解,在你們東國坐席的安排是按照知行多少列席的嗎?若是有失禮的地方,還請你們能為我指正一下。”

秀家這句話就有點裝瘋賣傻了,日本受唐宋禮法薰陶,再結合日本本土習慣而產生的禮法是一種官階和家格向結合的禮法。

由於日本的家格有點類似九品中正制,低家格的家族也根本不可能位列高官職,因此本質上依舊是以官職為主的禮儀方式。

而一旦出現一兩個特殊情況的時候,就回由主人家自行決定,一般在官方場合以官階排序,在私人場合以家格論座次。

來到戰國時代,隨著戰國大名勢力的增強,以及朝廷官位的濫用化,很多武家的官位甚至都是自稱的,這就使得主家在排位上的自主性更加提高。

你裡見義康的左馬頭、左衛門督官職都是自稱的,你要是和和氣氣的秀家也就把你安排在左竹義宣的下首了。

結果你這麼不給面子,那你就只是一個沒有官職的白身,甚至連秀家的很多家臣官職都比他高,沒給你排到垣廊上吃流水席已經很不錯了。

而秀家在這個時候刻意詢問左竹義宣和結城晴朝,就是要他們兩位關東主要大名錶態,將他們綁上自己與裡見氏對立的戰車上。

左竹義宣似乎有所保留,畢竟裡見家是房總大名,知行地和他差不多,心裡雖然對他搶了自己的功勞不是很滿意,不過遲遲不肯作出表態。

而結城晴朝這幾日早就已經領悟了秀家的意思,直接開口說道“殿下這是哪裡話,只有泥腿子和暴發戶才只知道比知行地多少來排序。”

說道這裡他眼神瞥向裡見義康擺出疑惑的表情說道“而且我記得,裡見家的知行好像只有上總南部的天羽、周淮、望陀三郡已經東部的夷隅郡,知行合計不超過12萬石。

即便加上安房總知行應該不滿18萬石,若是比知行的話也肯定在右京大夫(左竹義宣)和下野守(宇都宮國綱)之下啊。”

要說裡見氏在小田原之戰前的勢力劃分,還要追朔到永祿10年8月23日(1567年9月25日)的三船山之戰。

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的勝利,才最終使得裡見家保住了真理谷,保證本城久留米城的安全。

之後的裡見家與北條氏時和時戰,不過因為北條氏主要力量放在了上野、下野及常陸的原因,裡見家的領地範圍大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