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十七年(1589年)十月二十七日,上野吾妻郡巖櫃城。
駐守巖櫃城的是真田家家臣河野原綱,前方沼田城被破後,失澤賴康僥倖從沼田城逃出也回到了巖櫃城協防。
在被豬俁邦憲、成田氏長等人包圍之前,巖櫃城內守軍僅有750人,而包圍他們的北條郡足足有7000餘人。
孫子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聽到這裡,或許很多人很奇怪,為什麼10倍的兵力才能圍城,而5倍卻可以攻城了呢?
其實他們陷入了一種誤區,這裡圍不是包圍的意思,而是圍殲的意思。
即便是在現代想要將一隻部隊圍殲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兒,君不見毛熊從5月開始就將西利昌斯克圍三缺一,拖到了7月才開始包圍作戰,最後愣是讓留裡克家第10步兵旅,第17重坦旅在丟下重武器的情況下依舊跑了嘛。
說實話,包圍這個事兒別看很簡單,裡面要用到的兵力和戰術卻非常多。
你要將部隊分為四部分,一部分是圍城,一部分斷敵援兵,一部分掃蕩周邊,一部分包圍營壘和後勤糧道。
另外這樣高強度的防禦對方援軍可能來的突襲,你還要流出足夠的部隊進行輪休。
在攻城死傷慘重時必須讓該部隊修整,要不容易譁變。再者攻城要消耗很多精力,是守方的數倍,所以要各個部隊輪換,不然根本沒有戰鬥力。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圍殲戰例這麼少的緣故。
作為北條氏上野旗頭的豬俁邦憲,可是受了北條氏死命令要求在豐臣家到來之前解決上野的真田氏問題的,結果在沼田城就被硬託了2個月,心中不知道有多恨真田氏了。
如今兵圍巖櫃城,他是打定主意一定要一雪前恥的。
要說這巖櫃城當真是吾妻郡中最重要的城池沒有之一,再往西的長野原城、羽根尾城、鐮原城不過是稍大一些的院落罷了,西吾妻郡也就是在真田氏入駐之後才開始了大規模的開發,農業經濟水平根本不行。
換句話說:一旦拿下巖櫃城就可以徹底封住小股部隊從信濃滲透入上野的可能。
在豬俁邦憲到來之前,負責巖櫃城攻勢的是忍城城主成田氏長,上野國人眾、國峰城主小幡信定,他是小幡信真的婿養子,小幡信重法理上的孫子。
兩人合兵2000人,受命繞過沼田城,直接對巖櫃城展開攻擊,最好是要和沼田城同時落成,最不濟也要拔除沿途的城砦為豬俁邦憲主力到來開道。
在這兩個月中基本將巖櫃城周圍的大小支城全部拔除,也就是前幾日突然被一夥騎兵隊從背後突襲,竄入城內與守軍匯合。
對被抓住的俘虜審問後發現,突襲的人是從沼田城內討回來的失澤賴康。
在豬俁邦憲抵達巖櫃城後,他派遣上野金山城主和田信業,攻擊西側吾妻峽附近的橫谷城。
一邊讓成田氏長駐守在巖櫃城西側的潛龍院館,自己則駐守北側的柳沢城,從兩個防線斷絕巖櫃城可能與外界的聯絡。
面對近自己10被的攻防,守備巖櫃城的真田氏還是很有骨氣的,在豬俁邦憲多次勸降下依舊拒不投降,豬俁邦憲惱怒之下下令攻城。
殘酷的攻城戰進入到第七天時,北條氏填平巖櫃城下的出浦淵,從側翼搭橋攻城,巖櫃城三之丸宣告被破。
聽聞巖櫃城破的豬俁邦憲大喜,下令軍勢稍作休整後繼續攻城,誓要在今日將巖櫃城拿下。
但是真田軍的抵抗出乎了他的預料,戰鬥至傍晚時分北條軍多次突入二至丸,都被真田軍擊退。
眼看天色已晚的豬俁邦憲萬般不願下達了退兵的命令,召整合田氏長等人在柳沢城展開軍議,分配第二天的攻城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