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二十九章 突襲碓冰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 突襲碓冰垰 (1 / 3)

前田利家趕過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這事兒,既然秀家已經答應下來,接來下也就沒有必要跟著秀家這面高強度的趕路了。

於是在秀貞回來之後就藉口自己走不動路了,打算在八幡山城休息一晚,而秀家則繼續向美濃走去。

待到美濃岐阜城後,秀家稍作修整,在這裡和秀貞拜別。

秀家受秀吉的命令,作為整個豐臣軍的先鋒,需要出尾張沿著東海道東進,作出攻侵北條家的態勢吸引北條氏的注意力。

秀吉早就在此前下達了對北條氏的討伐令,但是出兵多少,怎麼打直到前幾日的大坂軍議上才剛剛下達給各個大名。

換句話說北條氏根本不清楚秀吉打算傾全國之力東征的想法,在他看來可能只是秀家帶著幾個大名來打自己罷了。

這也正是秀家向秀吉獻上此策的目的。

整條計策可謂環環相扣,一旦北條氏錯誤的評估豐臣方東征的實力,就有可能選擇集合軍勢東出相模在尹豆或者駿河和秀家決戰。

然而秀家抵達駿河之後並不會繼續東進,而是轉到北上,經甲斐去信濃,出上野攻擊北條氏腹部,而在駿河這邊則會交給德川家康作為掩護。

北條氏獲取了錯誤的情報,,誤以為雙方勢力相當,因此打算和秀家野戰。

但是在駿河和尹豆死活等不會到秀家,再派人去探查卻發現對面只有德川軍的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了。

此時擺在北條眼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全軍北上與秀家會展於上野,但是此時秀家士兵經過休息,而北條軍長途跋涉士兵疲憊,秀家也就有了戰勝北條的把握。

這也是為什麼秀家要在9月1初,明顯早其他大名1個月就集結軍勢的原因。

至於原先秀吉那個直接讓自己吸引北條主力於上野的計劃,完全就是是在趕著自己去當炮灰。

其實在秀家打算東征北條的風言風語傳到小田原之後,北條氏就已經展開了行動。他們先與常陸的左竹義重議和,然後引兵回城。

隨後命令大將豬俁邦憲領兵3500人,北上上野進攻利根郡沼田城,命令成田氏長、小幡信定領兵2000負責對上野吾妻郡進行攻伐。

這裡就有必要說一下關東的概念了,關東的概念直到室町幕府時期才逐漸形成,當時遠在京都的將軍設定了一個叫關東鎮守府的機構,這個力關指的是箱根垰。

從地圖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關東大平原是一處被山巒從三面包圍的地區。想要從西、北兩個方向對關東進行攻擊,只能走相模的箱根垰(東海道)和上野的碓冰垰(中山道)。

倒不是說沒有其他的小路可以今日關東了,只是只有這兩條道才能承受大兵團行進,其他小路路窄難行,只可能是小規模的滲透。

歷史上上杉謙信進攻關中時候,由於川中島被武田軍截斷,只能從越後翻山越嶺越過三國垰進入上野,每次所能行進的兵員人數有限,後勤壓力極為吃緊。

這也是上杉謙信在後來不得不依靠關東群雄的力量,對北條氏發起攻勢的原因。

在生野山戰敗之後,上杉謙信對關東的掌控力聊勝於無,全因北條氏可以從容的進攻上野,而上杉家的三國垰不僅山陡難行,每年冬季還會有大雪封山的影響。

此消彼長之下,北條與上杉於永祿9年(1566年)在下總臼井城大戰,上杉謙信慘敗。

臼井城之戰是上杉輝虎最著名的一次慘敗,打破了上杉輝虎未有敗績的神話。

上杉聯軍的萬餘兵力損失過半,且此戰後上杉家在關東的影響力與地位一落千丈,原本依附上杉的關東諸大名紛紛倒向北條。

無論是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輝虎都輸的體無完膚。到永祿十年止,上杉謙信已發動了八次關東侵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