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條是走水路,在岡山上船後經海運至尾張上岸,去美濃集結。
但是一來戰國時候的足輕普遍暈船,二來這條路需要繞過近畿半島,節省的時間實在有限,三來就是海運需要大量的船隻才能把秀家的3萬人運作,因此這條路實在不適合作為出征的選擇,行商倒是不錯。
當然在第一條路中,還能有一條分叉,那就是在姬路改到向北,進入丹波,然後從丹波進入京都,後面的路程與前面是一致的。
只是這個時候播磨和丹波之間的山道並沒有開發的特別便捷,沿著這條路走去京都平白無故多出3~5天路程不說,士卒們腳上普遍穿的都是草鞋,也會感到非常疲憊。
因此除非特別有必要繞一圈,秀家是絕對不會選擇這條路的。
秀家看向木下家定,想起來他是秀吉小舅子的身份,於是試探著問道“這是父親大人的意思還是母親大人意思?”
“確實是北政所的意思。”面對秀家的詢問,木下家定非常坦然的回答道
“她上次看到你們父子在大坂城吵的這麼兇,如今又聽說你即將領兵經過大坂,想要勸你帶人繞一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不必要的麻煩?”秀家聽到這個詞,好似被戳中了痛點一樣情緒激動起來“什麼叫不必要的麻煩?她是怕我學惟任光秀也來一出“敵在大坂城”嗎?
我秀家對父親大人何等的忠誠,憑什麼要受到這樣的猜忌?”
見到秀家發怒,木下家定安慰著秀家,他對秀家的不甘心表示理解,但是也說道“你也要理解一下你母親大人的苦心嘛,畢竟你們父子那個事兒現如今鬧得滿城風雨,各種風言風語都匯聚在大坂,她也是關心你啊。”
“可是我受命需要在9月5日前往大坂面見父親大人,商議有關出陣關東軍議之事,聽聞連上杉殿下和德川殿下也會一同出席啊。如果繞道丹波,我必然趕不上啊。”
“您可以讓你的家老帶著軍勢繞道丹波,自己前去大坂與會啊!”
誠如木下家定所言,宇喜多家軍勢並不一定需要自己帶領前往大坂。
在已經和秀吉發生一些衝突的現在,讓長船貞親或者明石景親帶著眾人繞道丹波或許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有效的向秀吉釋放善意。
聽了木下家定的建議,秀家不自主的向自己身後的幾位家老看去,看著他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搖了搖頭拒絕了木下家定的提議“謝中納言相告,但是我並沒有這種想法。
如果僅僅因為一些風言風語就使得我們可以躲開,不僅會給人正中下懷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會影響本家計程車氣。”
說罷他指了指在自己身後的幾位家臣繼續說道“你看看他們,好不容易被我全服接受轉封關東的條件,如今信心滿滿的為關白殿下出陣關東,難道還要因為一些風言風語傷心一次嗎?”
“可是,八郎...”木下家定將秀家不贊同北政所的觀點,急的連秀家的乳名都叫了出來。
可是秀家並沒有讓他多言,伸手製止了他繼續說道“我岡山豐臣氏向來行的端做的正,沒有什麼好避諱的。
不貫是這一次還是以後,我就要堂堂正正的經過大坂門口,讓所有的風言風語都無所遁形!”
木下家定見自己並不能改變秀家的想法,也只能搖了搖頭表示理解。
而秀家則藉著這個機會向其請求道“還有一事請求舅父,是否可以於我一道返回大坂,如果遇到一些麻煩,也好請你幫忙調和一下。”
秀家的意思其實很明白,他雖然不願意為了一些風言風語繞道,但是還是有些怕因為這些風言風語引起的麻煩的,因此想要木下家定與自己一同前往大坂。
這樣一來在自己的隊伍中木下家定相當於給自己背書了,如果遇到一些矛盾,可以由木下家定出面調和。
但是木下家定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為人處世非常精明。他很明確秀家的意思,但是他雖然是秀吉的小舅子,在秀吉面前的能量並不高,要讓他為秀家背書,還是先遛為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