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政家的軍事才能在其輕津攻伐的時候就有體現,蝦夷呆了幾年在諸多將領的教導下他的戰法愈加成熟。
之前金澤之戰他就向豐臣秀貞建議,趁著豐臣秀勝不知道我軍主力已經過來了對他發動奇襲,並讓先鋒打的還是丹羽家的旗號迷惑豐臣秀勝。
金澤一戰將西軍4萬精銳擊潰,豐臣秀勝帶著自己萬餘人逃回了北之莊拒守。
後來在朝廷對豐臣秀勝朝敵的指控送來的時候,也是他建議連夜對北之莊城展開攻心作戰的。
但是與他立功對應的是他惹事的能力。
在越後作戰的時候就有傳聞他會驅使民眾去當炮灰消耗守軍的箭矢,如果守軍不忍心放箭開槍,混雜在百姓中的武士就會一鼓作氣拿下城池。
他甚至膽子大到打算在春日山城復刻這套戰術,好在最後被豐臣秀貞否決。
後來在金澤之戰中,明明潰兵已經投降,但是因為潰兵太多太亂阻礙了他追擊的步伐,他直接命令騎兵踩踏而過,為此又死傷了數百人。
這些事情最後都要豐臣秀貞去替他擦屁股,但是秀貞還是很喜歡這個侄子的,因為他真的能打。
所以在秀家表示給他添麻煩之後,秀貞立馬誇讚起政家起來,表示秀家有這麼一個兒子得讓多少大名羨慕啊。
作為帶人去支援的豐臣輝家,自然也看出了自己這個兄長帶兵的能力比自己強,所以對他好感不錯,也在一旁幫他說話。
一陣寒暄之後,話題終於進入正題。
秀家向豐臣秀貞問到“丹羽家那兩個小子是不是有些不對付?”
“兄長連這都看出來了?”秀貞聽聞挑了挑眉答道“還真是這樣的,當初同仇敵愾的時候明明都好好的,結果如今得勢了卻在為誰繼承家業爭的不可開交。”
“我記得丹羽中納言子嗣不少,除了長子長重,還有次子長正、三子(宇都宮)秀綱,五子長俊、六子長次,對吧?”秀家扭頭看向身後的吉良盛親問道。
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進步,吉良盛親已經成為秀家的近侍筆頭。作為小秘自然是要替秀家記住很多無關緊要的東西和事情,並在家主詢問的時候及時回答出來。
吉良盛親答道:“是這樣的沒錯,中納言諸子都頗為英明神武,其中次子長正在兄長長重去世之時在大坂為質,三子宇都宮侍從就在主公陣中,歸屬少主的兵團。四子早夭,之後便是今日所見的兩位殿下了。”
聽到回答的秀家點了點頭,對著秀貞說道“這好辦,我與丹羽家有舊,再加上這次丹羽家功績不小,足以安置的下兩家。你去替我問問他們兩人,是否願意拆分兩家而立。”
秀家說罷卻是對著豐臣輝家幾個兒子說道“你們看到了吧,這就是兄弟鬩牆的下場,父、祖的家業愣是被一分為二。看似可以和平收場,但是一個弱化的丹羽家誰又會在意呢?
況且他們這次運氣好,憑藉加封有足夠的知行分家,若是在和平時期鬧出這樣的矛盾出來,又有多少家產給他們分的呢?”
豐臣輝家等幾個兒子都點了點頭表示受教,只有政家雖然也點頭了但是嘴巴上嘟囔道“和平時代他們長兄也不會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啊”
聽到這句話的秀家狠狠的瞪了一眼這個連自己都不怕的兒子。
秀貞尷尬的笑了笑想要揮散尷尬的氣氛,然後向秀家問到“是對半分嗎?大概給多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