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一百零六章 正統登基,華族傳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六章 正統登基,華族傳承 (3 / 4)

大家好兄弟說好了一起搞事一起嗨,成為我們事實上的領導人也就罷了,怎麼突然之間就成了我們法理、事實雙主子了?

(注意:之前將軍是大名的領導人不是主子,天皇是大名的法理意義上的主子。)

但是此事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就不容改變,更別說大佬、奉行、十人眾多以秀家舊臣和兒子居多了,秀家在這裡擁有絕對的話語掌控權。

當然啦,秀家的其他兒子們一時之間也不太好接受。

因為秀家已經明確表示自己不會登位天皇,那麼他的兒子們就可能被稱為親王,兄弟們突然發現自己和自己的八郎哥哥之間差距拉的有些大了。

不論他們願意不願意,秀家所在的大覺寺統王政復古已成定論,現在要理清的是輝家成為天皇之後,豐臣家和天皇、大名和天皇之間的關係。

處理方式也很簡單,反正有秀利犯事事在先,豐臣家也沒多少人了,就算直接滅族也情有可原。

但是秀家念及秀吉和秀長的情分,決定對豐臣氏下降至和尋常大名一樣的身份,一樣成為新天皇的臣子。

最後經過了2個月的準備,輝家在京都登位,取名正統天皇。以為自己這個大覺寺統後裔才應該是天皇正統的意思。

同時改年康佑7年(1613年)為天命元年,意思是在200年後又有大覺寺正統繼位乃是順應天命的意思。

之後正統天皇宣佈《華族法案》,約定將天下所有公卿、武士定義為7級20階。

第一級第一階是鎮國親王,意思是擁有一國封地或準國持的親王,必須得是天皇子嗣、兄弟擔任,鎮國親王被准許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就算該親王做出了謀逆這麼嚴重的事,也僅僅是讓親王本人自裁,從旁支另外找一系繼承親王領國和國格罷了。

正統天皇繼位之後只授予了自己兩個嫡親弟弟為鎮國親王,信家為後樂宮親王,鎮守岡山一國、備中一部30萬石,昭家為瑞鳳宮親王,鎮守仙台多郡32萬石。

第一級第二階為皇嗣親王,也必須是天皇子嗣、兄弟擔任,但是他們的封地不固定,甚至可能沒有封地僅有名號。

目前受封這裡的只有3個,兩個是正統的兒子,受封關東江戶10萬石的惇明宮親王和受封若狹小浜10萬石的北宮親王。

除此之外,就是北朝現在還剩下的那個伏見宮親王。但是因為正統皇帝有意將本據從京都南遷伏見,他伏見宮的被改為了北山宮親王。

皇嗣親王不能世襲罔替,他們和鎮國親王一樣是皇位繼承中的重要補充,在天皇本家傳宗接代出現問題的時候,優先從各皇嗣親王家和鎮國親王家選人入嗣繼位。

但是這裡面也就是說說而已,現在還是皇嗣親王的北山宮家只是正統為了安撫持明院統家罷了,既然打定主意要將北朝打為逆賊,他們很明顯會在下一代就被降級為郡王,失去皇位的繼承權。

親王子自出生起授子爵,後可累功升遷至至多郡王級。皇嗣親王薨後,其世子繼承郡王級,階位由天皇級公卿議定。其餘諸子品級不動,原本累功升至什麼爵位就是什麼爵位。

第二級為郡王,分為一二三三品。

郡王的基本上只能由皇族子嗣擔任,不論是從皇嗣親王降級下來的,還是從下面級別增補上來的。除此之外,還有具備特別貢獻的家族也可以被超額授予郡王身份。

而現在正統皇帝只授予了自己的兩個弟弟,乃是有擁立之功的一條家基和三條實家。

一條家基加封至姬路24萬石,稱景福宮郡王。三條實家遷封肥後熊本25萬石,稱千葉宮郡王。

郡王子自出生起授子爵,後可累功升遷至至多公爵級。郡王薨後,其世子繼承公爵級,階位由天皇級公卿議定。其餘諸子品級不動,原本累功升至什麼爵位就是什麼爵位。

第三級為公爵,分為一二三三品。

授予公爵的人可就多了,秀家的所有兒子,除了足利、筒井、立花、結城四家之外其餘都被授予了公爵,除此之外還有近衛、九條、今出川、鷹司四家關攝家,豐臣秀貞的長子家貞、秀家的弟弟秀久都是公爵的爵位。

足利氏家沒有被授予是因為他是足利氏之後,因為大覺寺統上位的緣故被打成了逆臣,足利氏家必然要被降品級授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