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秀家認為這是一次蠱惑人心的好機會。畢竟他要做的不僅僅是開幕,還要成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那就要爭取底層民眾對秀家的信任和感情。
於是便由自己和輝家一道去近畿各處的受災村落予以慰問,參考當年飛驒地震的時候秀家對美濃以工代賑的方式,出錢僱傭民眾修繕房屋、開挖水渠。
而且人生病的更需要補充蛋白質,除了保證他們的粥水之外,秀家還不定期的賞賜肉食、燻魚等食物。
這些東西在後世根本上不得檯面,但是在這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即便是武士家都不一定吃得起。
至於西國、九州等其他地方,秀家也派出了奉行打著秀家的旗幟去佈施,當然所用的財貨都是當年秀吉收上來藏在大坂的金銀。
僅僅是這一件事,秀家和輝家就在民間和底層武士間收穫了極好的口碑。
但是俗話說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些目不識丁的百姓和底層的武士,他們連自己名字都不一定會寫,你教他們大義是完全沒用的。
大災之後生活還要繼續,可是糧食、種子都被海水泡了,他們拿什麼下去種子?
於是秀家又為他們提供農具和種子,並約定豐收之後收取2成的貸利,這在當時動不動就5成的高利面前稱得上是仁政了。
但是這波操作還沒用完,等到夏、秋,收糧的時候,秀家刻意讓輝家用小鬥去收米。
輝家不解的問到“我們都是本來收的利息就比別人少,還是大斗出借的糧食,如今小鬥收回恐怕不僅不能收回本金還會虧很多吧?”
然而秀家卻是笑著回應道“虧的好~虧的妙~我就是要他虧啊。你若是不懂其中的道理,回去慢慢悟去,等你悟出了道理,我也可以放心把這個天下給你了。”
不僅是大斗出、小鬥收的動作,升斗小民見利忘義,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很多小人反而會將秀家的福利當做是本來就應有的。
所以秀家雖然對小民的貸米大斗借小鬥收,但是卻嚴格要求他們必須把出借的2成利收上來,哪怕是小鬥收的利錢本來已經少了,形式上利錢卻是分文不能少。
但凡有敢於偷奸耍滑之輩,全部發配北海道充軍屯田。
這些偷奸耍滑的人本來就是鄉中游子,百姓們對他們怨聲載道,很多人因為一個武士的身份便橫行鄉里。
並且在秀家已經給出大恩惠的前提下,百姓對於流放這種人不僅不會有怨言反而會拍手稱快。
而每逢過節,秀家有從大坂公庫中拿出財帛才買酒水、肉品、魚乾,分發給失去父親、兒子家庭,以及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家。
3年來都是這樣的,為秀家和輝家父子在民間積累了很好的名望,時間來到了康佑3年年中,已經16歲的豐臣秀利終於在大名們的注視中,從五大佬手中接過權利的象徵。
儘管大名們都不是很能理解,秀家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真的要做那個恭順忠心的“若年寄”,在背後輔佐這個腐朽的王朝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位經歷了美好少年生活,經歷了兩次戰亂,見證了自己的母親被自己的兄長絞殺的少年,終於親政了。
哪怕,這僅僅是是名義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