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個武田舊臣的表態,比較沒有心理壓力的,陬訪神官大名陬訪賴水第三個表態。
只是他的表態有些模稜兩可,他接受秀家順從的建議,但是對於是否繼續成為武田氏之臣沒有表態。
陬訪家和武田家本沒有特別的關係,與同為信濃國人出身的保科家相比,陬訪家向來不滿於甲州武田氏的統治。
他想要投降是沒錯,但是他並不想被歸入武田秀信的麾下去,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大哥,他會選擇直接臣服在秀家膝下。
秀家對於陬訪家也比較忌憚,怎麼說都是陬訪神社的大祝堅大名,不論是在武田還是德川家內都擁有不少於2萬石的知行。
最關鍵的是陬訪這個位置非常關鍵,把控著南北信濃交通樞紐的位置,關鍵還難臨甲斐,是整個甲信的核心位置,這麼一個位置交到任何一個大名手中秀家都不太放心。
在沒看到陬訪賴水之前,秀家還沒有想好怎麼處理他,但是在看到他本人之後秀家有心效仿武田信玄,待戰後平和之後過繼一個兒子過去繼承陬訪大祝的身份。
當然這個兒子必然只是秀家的庶子,而且因為地理位置重要的原因,他受封的知行數量也不會很多,知行多了反而又成了一個尾大不掉的存在。
有了三個人的帶頭的,再加上德川秀忠被秀家掌控,其他的武士大名基本上都紛紛表示了降服的意思。
不過也因為德川秀忠還在,且最終的決戰還沒有分出勝負的緣故,他們似乎對是否徹底倒向秀家有所顧慮。
對於他們的模稜兩可的態度秀家表示了理解,只是讓他們配合自己約束好已經投降士卒,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就會放他們離開。
其實這些大名並不是最重要的,秀家擔心的是那已經投降了的2萬餘德川士卒,這些人可都是德川家中最重要的武裝力量,將他們就地解散離開秀家害怕他們在有心人的聚集下在秀家的後路駿遠三搞事。
但是這麼多人又不可能拘禁在田中城這裡,要是爆發了暴動,就等於一支2萬人大軍在秀家後路搞事。
好在秀家有後來人的智慧在,他思來想去還是得找個地方關住這群人,而四面環山的甲斐恰恰是一個可以作為臨時性集中營的好地方。
於是秀家決定將這2萬德川士卒一分為二,1萬人被押解到甲斐勝沼城,交由香川景則領5000人看守。第二路則需要押解至相模藤沢城交由負責後方守備的長船貞親等人看守。
將人分為兩路也是為了分擔看守的壓力,畢竟人數太多了聚在一起容易鬧事。
田中城這邊的事畢,由宇喜多宗勝帶人先行返回駿府,一來是向留在駿東的其他各陣宣傳秀家的大勝,二來則是將第一批押解至相模的俘虜先期送回。
在朝比奈川大勝的秀家還需要回去勸說駿府城開城,同時讓軍勢可以回去稍作休整,但是先鋒依舊繼續向西挺進。
足利氏家和豐臣重家兩兄弟在此戰中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當然這或許是因為有頴娃久虎排程的緣故。
所以秀家直接讓頴娃久虎隨他們兩人繼續西行,目標是為本家拿下掛川和浜松兩城,當然德川秀忠的勸降書信會隨著他們一起送過去。
或許是秀家高估了德川秀忠的影響力,又或許是低估了德川家將領對繼續堅守的意志力。
除了因為掏空家底而實在不能再抵抗的駿府城,以及因為收縮守軍而主動棄守的掛川之外,浜松、泉頭等城即便在收到了德川秀忠和榊原康政朝比奈川慘敗的訊息,以及德川秀忠的親筆信都拒絕了秀家的投降。
聽到這個訊息的秀家都忍不住吐槽德川秀忠道“少將當真是德川氏持國少君嗎?看來你的這些家臣們都不在乎你的命令啊。”
在駿府城這裡,秀家見到了闊別2個月的豐臣輝家和藤堂高虎等將,終於從他們的口中同步了北面的大致佔據。
為了應對秀家的進攻,真田信幸將本據從箕輪城遷移至北側吾妻川和利根川匯流處的白井城。
這座城雖然是一座平城,但是其三面環水,只有北側一面臨陸,且利根川常年水勢湍急,夏季吾妻川水勢也不足以徒步渡河,是一座固守的好去處。
為了應對豐春家的攻勢,他們特意將兩川上游所有木橋全部拆除,固守白井城和上游的沼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