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與頴娃久虎商談片刻之後,秀家招來了在外面等候多時的立原久信和長船綱直。
不知道書友們還記不得,立原久信是立原久綱收養的女真部落酋長之子,從12歲開始就接受全和式教育,現在腦袋颳著月代頭的他儼然一副日本武士的做派。
要不是呢黝黑的批覆和國字的臉型,很難將他和阿依努穿著皮毛的部落民相聯合起來。
秀家向兩人詢問了關於重步兵和重騎的問題,主要是是否已經透過船隊轉運到位。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對於很多阿依努人來說這是他們一輩子第一次坐船,而且是從蝦夷運到關東的長距離航線,很有可能有人因此暈船喪命。
立原信久也很明確的答覆道“我為此還多準備了200人備用,海運損失了幾個但是無傷大雅。”
而長船綱直也點了點頭說道“北國馬對海運有些反應,但是好在都照料得當,我們也留出了足夠的馬匹冗餘。不論是旗本眾的馬匹、還是重騎隊、女真遊騎的馬匹都已運輸到了江戶。”
沒有辦法,這個時代海運的運輸上限在那裡,為了儘可能的運更多的重要兵種,所以秀家才浪費了這麼多時間,讓大量計程車兵在函館坐船登入青森之後步行南下。
時至今日,人然後部分大名計程車兵走在奧羽大道上,沒有歸入各軍團的建制。
如果真的為了追求速度,秀家完全可以在1個月內,從蝦夷調運1萬餘士卒來關東直接開打。
“等會,源太兵衛(立原信久)你找一個信得過的部署,從女真重甲兵中挑出200人,綱直你在挑幾個信得過的部署一齊交給平四郎調配。”
“平四郎?”兩人齊聲疑惑的問道。
“津川平四郎,兄長的庶長子。蝦夷的時候你們見過面的那個孩子。”
經過秀家這麼以提醒兩人終於想了起來是誰,好的家臣指揮默默的接受主家的命令,不會沒事找事的詢問秀家為什麼作出這樣的安排,這倆人就是這樣。
“左馬助(頴娃久虎),將這200人的裝備先給他們分發想去,另外將源太兵衛麾下的部署的信兵、各隊長的甲冑和武備先配發下去,讓這些軍官先熟悉身上的裝備。”
秀家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先配發部分軍隊。
豐臣重家那200人是因為不再本陣所屬,到時候再來領裝備太過麻煩。而其他人則是為了先裝備軍官,這樣不至於真的到了戰場上之後,出現連軍官都不熟悉軍備的情況。
“紀伊(長船綱直官職為紀伊守),你就不要隨軍上洛了,留在後面負責軍備轉運的問題。先期駐守江戶,等到我們前進開拔之後跟隨我們後面抵進。”
在歷史上長船綱直就擔任過宇喜多家的家老一職,這一世又先後擔任蝦夷總督府的布政使和總督的職務,在內政能力上絕無問題。
行軍打仗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往往是在戰鬥之外,軍備的運輸、軍糧的補充才是重中之重。
將長船綱直留在江戶並不是秀家不信任他,相反相比較戶川達安、延原家次這些空有武力的二代家臣來說,長船綱直是為數不多二代家臣中可以承擔其後勤官身份的人。
其實龜井茲矩、頴娃久虎也可以承擔此事務。但是他們的年紀都大了,秀家有意讓他們利用最後的機會建功,這樣一來也只能苦一苦我們的長船綱直同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