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羽長秀組織兩撥“軍官敢死隊”成功破城,後續各個小番大陣緊隨其後,強行頂著側翼射出來的鐵炮彈丸和城內丟擲的石塊,以點帶面擴大戰果。
戰鬥至日落時分,魚津城東側三之丸終於被丹羽家控制,城門大開之下更多的援軍魚貫而入。
這次再也沒有什麼火油封路阻擊後援、城內開挖陷阱使攻方陷落的把戲了,東三之丸是徹底的被拿下。
望著天色已經漸暗,丹羽長重有心想要收兵,等待明日再繼續攻城。但是此刻身後卻有一名蜈蚣番使前來傳令“左府殿下有令,各軍連夜舉火攻城。”
沒有辦法,儘管確實已經奮戰了一日,但是秀次依舊不願意放過丹羽家,甚至連派人接替他的想法都沒有,丹羽長重為了保證自己的家名也只能繼續硬著頭皮命令自己的下屬繼續攻城。
三之丸淪陷之後,魚津城的戰鬥進入白熱化的程度,以至於丹羽長重自己夠感到精銳兵力不足,不得不派人去向淺野長政處尋求援助。
淺野長政是秀吉這輩的老人了,因為政務上的往來與丹羽長秀也比較熟悉,丹羽長重算是他的世侄。
面對丹羽長重的請求,淺野長政沒有二話就從自己的本番眾中抽調120名武士前去支援。
作為豐臣家的親藩,在本身的知行之外必然有額外的收入,淺野長政操持豐臣氏內政多年,攢了不小的小金庫。
他自然而然會學豐臣氏在知行地的武士之外,額外用俸祿、銀錢圈養一批無地武士。這些武士好比歐洲的宮廷騎士,沒有采邑但是有國王支付的薪酬供養。
區別於有知行的武士,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護衛主家而活,平日裡沒有下地幹活的需要,日常就是在城內的練兵場訓練,其戰鬥力是要比普通武士要強的多的。
有了這隻百餘人的精銳武士的補充,丹羽長重這才能當主城內上杉僧兵的拼死阻擊。
眼見連僧兵眾都擋不住豐臣軍的攻勢,城內的上杉守軍也發生了分歧。有人認為應該及時撤退,趁著城北尚未攻入城內,先一步突圍返回越後。
但是這個提議很快就被否決:“如今大雪封山,親不知子不知根本過不去,難道突圍就能返回越後了嗎?”
中條三盛也表態道“主公讓我們來守備魚津,要求我們守到開春,他自會帶著援軍而來。
為此還特意給我們增派了援軍和軍備,如今這才1個多月魚津城就要不保了,難道我們就是這樣報答主公的厚恩的嗎?”
中條三盛是上杉景勝近側眾出身,他的話幾乎就代表著上杉景勝的意思。
中條三盛打定了注意要學他的父親死守魚津城,並以此來報答上杉家的大恩。但是他也不會阻礙別人活命的機會,將願意離開的人交給了一個名叫津田謙介的武士,讓他帶人從城北突圍。
負責包圍北側的是堀秀治,雖然他對於與上杉家敵對並沒有多少興趣,所以對強攻魚津城他並不賣力。
但是現在北側有人開門奔出,這些個人頭可都是軍功啊!相比較東側費力不討好強攻多次的豐臣秀勝、福島正則和丹羽長重,眼前的這些軍功來的實在是太容易了。
不出意外的話,奔出城的百餘人被堀秀治一網成擒,原本還在城內動搖想要出城的守軍,看到自己的同僚被城外的人全部砍了腦袋,再也沒了繼續逃命的心思。
城內守軍的突圍情況中條三盛是一隻在本丸櫓臺關注著的,他的內心自然是唾棄這些背棄上杉家和同僚的懦夫,但是本質上還是希望他們可以突圍出去活下去。
但是在看到那些人一個個被捉起來砍了腦袋的時候,他只能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心中為他們默唸往生咒。
中條三盛是故意將他們放走的,有這群不堅定者在城內必然會動搖守軍的軍心,將他們送走之後,剩下的人才能萬眾一心的守城。
早在從上杉景勝那邊接到這個任務開始,他就已經開始研究到底要怎麼守這座城了。研究來研究去他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這是一座死城。
既然是死城那就把死做的更徹底一些,他將城內的各個街道進行改造,利用障礙物增加回廊式的通道,不僅增加攻方前進的距離,更使得樓頂上的守軍可以對街道上的攻方士卒多角度造成傷害。
他的這些佈置確實起到了效果,城內的各處陷阱阻礙了丹羽家的進攻勢頭,即便是精銳的武士在這些狹小的地區也施展不開自己的步伐,更別說手握三間長槍的足輕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