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九十一章 北伐軍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北伐軍議 (1 / 3)

伊東夫人在荒川溺斃的訊息僅僅在豐春城上層傳播,對於這麼一個九州大名家的婦人大家都沒有過多的關注。

很多人只知道當初他們夫婦倆帶著孩子來找秀家尋找庇護,秀家也很有情誼的幫助伊東長益復藩。

對於伊東夫人和兩個子女為什麼沒有跟著前往九州,很多人的理解是這是伊東家放在豐春家的質子。

阿初的經歷很悲慘,秀家在這個故事中是一個加害者,是那個薄情寡義的壞人。

但是在公開的場合秀家明確表態出對伊東夫人意外離世的哀悼,並表示會收養她的一隊子女為猶子和猶女(並非養子養女)。

秀家專門命人將阿初的屍體用快船送回九州,並派了家老戶川達安親自前往九州表示哀悼。

阿初是個可憐的女人,可以想象即便她死了,他的兄長大友義統和夫君伊東長益都不會留下一滴眼淚,她的人生和生命就好似從沒有在這個世界上來過一樣靜悄悄的來,輕悄悄的走了。

阿初人走了,但是秀家的怒氣依舊沒有消除,他甚至希望自己根本不知道這麼一回事,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憋著一股子氣。

因為阿初的事,秀家自己感覺虧欠了直子、菊姬和甲斐姬三人,即便見面都不知道怎麼和她們面對。

甚至於在之後的軍議、政議中,秀家的家老們都對秀家那一幅彷彿所有人都欠他的模樣感到無所適從。

藤堂高虎以為是自己在蝦夷亂民這個事上沒有處理好,引起了秀家的不滿,即便是在向秀家彙報的時候也有些唯唯諾諾。

秀家自然不會遷怒於自己的家臣,但是話語中的語氣的冷漠是隱藏不住的。

秀家開拓蝦夷也已經好幾年了,但是豐春家內部知道這件事的人還是不多的,在聽到秀家將要北伐蝦夷這個事上,或多或少會有所怨言。

但是秀家依舊錶示要推進此事,並在最後只動員了3萬人戰兵參戰。

原本依照軍役賬要求,秀家需要動員9萬人北上,秀家如今只動員3萬人,實際上只完成了軍役賬要求的7成。

說到底還是因為蝦夷地處北地,軍糧運輸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再說秀家之前也沒有準備足夠的禦寒的衣物,太多人北上只會造成無謂的非戰鬥減員。

但是有趣的是,秀家動員的3萬戰兵中只有2個備隊的常備合計3000人,剩下的十幾個備隊都是預備和守備充任的。

目前鳳凰村家內部的軍力組織架構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脫產武士、足輕組成的職業士兵,這些士兵只管站崗、訓練和備戰。

主要是秀家麾下旗本眾1600騎,人人具是弓馬嫻熟的武士組成。

以及300人左右規模的侍從隊,這支隊伍大部分由武家子弟組成,既有元服的也有未元服的存在。比如裡見義家比秀家還年長2歲,依舊在秀家身邊擔任近衛侍從。

除此之外是負責豐春城上下守備任務的御本番眾2番3000人分6營兩兩組合守備。

這就好比古代中國的禁軍,只管守備都城和宮禁的安全,基本上不會有出戰的任務。

這隻軍隊目前戰鬥力還算比較有保障,是秀家在轉封關東之後以吉備武士為骨幹,填充關東武士、足輕組建的軍隊。

但是隨著這幾年周邊武士子弟的補充,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淪為歷史上唐朝神策軍的結局。

最好保持戰鬥力的辦法莫過於讓這些士卒再次上戰場,但是這幾年日本本土相對平和,又哪裡有戰事可以去鍛鍊呢?

朝戰結束之後,秀家將朝戰留下的骨幹分潤到幾個常備番隊之中,畢竟常備才是秀家出戰的主力,與之相比御本番眾的優先順序反而要低了一點。

除了2藩御本番眾之外,秀家還有常備4番,其中上野常備略多足有2200人,其他下野、茨城、相模3國各自駐有一隊常備,上總、武藏、常陸各合計駐守一個常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