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秀信面對奧平信昌的質問,擺出一幅無辜的臉龐說道“我從來沒有說過要讓太郎做下一任家督啊!”
“可是,‘太郎’這個通稱”
“武田家從沒有立下過文書說,‘太郎’是武田家督唯一的通稱啊?您莫不是忘了,在下的曾曾祖父武田信繩殿下和他的父親的的通稱都是‘五郎’啊!
即便是信虎殿下給他的兒子取名,也是按照出身的排序取的通稱啊!太郎是我的嫡長子,取通稱‘太郎’有什麼問題嗎?”
奧平信昌不太瞭解武田氏的秘辛,他只知道武田信玄和武田信勝都是太郎的通稱,外界也一直在說“太郎”是武田氏家督的通稱,潛移默化之下才會有這般反應。
現在武田秀信舉出了兩個特例來,並拿武田氏取名的排序法則來解釋,還真的堵住了奧平信昌的嘴巴。
他只能礙於面子撇著嘴質問道:“那麼請問甲斐守打算給我家殿下取什麼通稱呢?”
他質問的是武田秀信,最先打斷他問話的卻是秀家。
“你家殿下?”秀家複述了一遍他的話,不可置信的問道“奧平美作什麼時候成了武田家的家臣了?”
隨後又話鋒一轉,語氣嚴厲的呵斥道“若真的是家臣,哪有家臣如此質問君上的道理!”
“我”奧平信昌不敢對秀家發怒,被秀家懟的有些沒有反應過來,只能不停的解釋“我並沒有這個意思殿下.”
但是他還沒有解釋完,秀家繼續對他進行氣勢上的壓制:“就算不是武田氏門下家臣的,你只是德川氏門下小臣罷了。
而坐在你對面的是御封甲斐守,領有甲斐、相模10萬石準國持大名武田殿下,豈有你如此放肆的道理!德川內府難道沒有教導過你們這些家臣怎麼對待大名嗎!”
說罷也不給奧平信昌求饒和解釋的機會,直接用豐臣法度中犯上的條目讓身旁的侍從裡見義家對其進行訓誡。
秀家真的是給德川家面子了,僅僅是讓家臣對其訓誡,若是嚴格按照法度執行,最高是空有處以切腹的,就算在平常也是要被拖出去打庭杖的。
伴隨著裡見義家一遍遍的重複法條,作為德川家老之一的奧平信昌,只能像個犯錯的孩子似的,跪坐在一旁一遍遍的回覆著“哈衣,我知道錯了。”
這就是來自權勢自上而下的欺壓。秀家的行為無形之中也算是幫武田秀信出了一口氣,給秀信直屬的派系注入了一計強心劑,狠狠打壓了德川派的囂張氣焰。
秀家雖然沒有按照法條標準執行處罰,甚至只是輕輕的一筆帶過只是訓誡。但是這樣的態度表現出來就明擺著告訴武田家的家臣,他豐臣家要給武田秀信和武田家信父子倆站臺了。
法條名目說來說去就兩三條相關的,可是就這兩三條名目在秀家沒有叫停之前裡見義家只能一遍遍的重複,而奧平信昌也只能在他面前一遍遍的重複著“認錯。”
也許有上百便了吧,具體次數秀家也沒有記,秀家終於叫停了這邊的訓誡。
秀家接著對著奧平信昌告誡道“美作守,剛剛你認錯的的話我可都是記得的,希望你引以為戒,以後當知道什麼是尊卑有序。
再也不要覺得自己背後有什麼靠山就可以用這麼似乎忌憚的質問一位大名了,哪怕是隻有1萬石以上的大名,那也是豐臣家直屬的大名,而你哪怕有3萬石、5萬石,也只是德川氏的家臣。
記住你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