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第二天的評定中,秀次表示自己願意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暫緩藩陣的修築工作,但是他也開始向著秀家開火。
“豐春殿下這是去哪兒了,怎麼都不和大坂這邊報備一下,你的心裡還有沒有主公和兩位夫人了?”
秀利是一塊招牌,甭管秀次在秀家不再的時候怎麼欺辱秀利,只要秀次有需要就可以將“他”搬出來成為對付秀家的兵器。
秀次難道不知道在大坂這個地界,當秀家返回的時候,秀家和德川等人聯合他根本沒有反擊的機會嗎?
他當然是知道的,他也知道除非自己的佔據絕對的實力,那麼今天自己的控訴根本不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他之所以還是要提秀家的名字單純只是為了噁心秀家罷了。
可以說因為派系鬥爭的原因,大坂這邊五大佬評議的行政效率變得奇差無比,好在雖然有所拖延,但是事還是能辦下來。
但是長時間的政治鬥爭使得大坂城內上下都露出了疲態,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局勢不可能持續太久,很可能隨著某位大名掀桌子的行為而將冷戰變為熱戰。
就在這樣焦急的局勢中,時間來到了慶長3年的10月份,隨著一騎番使縱馬入洛而改變。
“讓開快讓開東北急報!東北急報!蝦夷來犯!”
大坂城是此刻日本最繁華的城市,其城本身還在修築的過程中,但是城下町的繁榮早已將道路阻塞不通。
番使廢了好大的勁這才起著馬匹來到大坂城下,向收為城門的背後插著五七桐紋印旗的豐臣守軍通報情況。
根據法令,番使在傳遞軍情的時候享有過城不待,縱馬而過等特權,但是這樣的特權在大坂城內似乎並不能豁免。
“在下是奧羽鎮守府武士富永勝太郎,奉命攜帶緊急進去入洛。”
番使從馬上下來,非常吃力的交給豐臣家的武士,將情報的大致內容告知那人,由豐臣家武士上報,而自己則先一步被帶下去休息等候召喚。
秀家算算日子東北也差不多是時間反饋訊息了,所以這幾天一直非常“勤奮”的待在大坂城御本丸御殿內,和德川家康等人一起處理事務。
也因此等到了這份奏報。
“啟稟諸位大人,東北急報。說是有蝦夷南下犯境。”那名負責傳遞裝有奏報竹筒的武士將燻黑的竹筒高高舉過頭頂等候大佬侍從接過繼續說道“前來通報道人自稱是奧羽鎮守府的直屬藩士。”
“奧羽鎮守府?”這個稱呼在豐臣統治體系內並不多見,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常規的統治機構。
是秀家當初為了鎮壓奧羽地區的騷亂,強行從各領國抽調武士和藩兵組建的一直武裝力量,歸屬奧羽鎮守府將軍直接指揮,兵額最初在6000人,後來消減至4500人。
其武士階級由豐臣旗本下派、周圍大名輸送組成,下面的足輕則由各東北大名領內根據知行數量征伐而來。
其軍餉由豐臣家提供,但是因為這隻軍隊並不為豐臣秀吉所重視,一直以來接受的都是來自豐春家的供響。至於軍糧則有各大名根據出兵的人數自備。
因為這幾年奧羽相對安寧,秀家自己也有用錢的地方,奧羽鎮守府的兵額再次消減至3000人。
但是這麼多年的消減兵額,主要減少的是每年徵召的足輕的數量,而武士數量並沒有大規模減少,換句話說如今的奧羽鎮守府府軍的武士足輕比極高,是日本罕見的精銳力量了。
奧羽鎮守府這個稱呼雖然並不常聽見,以至於大坂中樞這邊大佬都淡忘了。但是稍從腦海中挖掘資訊便知道了情況的由來。
作為在座的人中身份最高的存在,秀家的侍從裡見義家從來通報的武士手中接過竹筒,向周圍大佬示意竹筒蜜蠟封口完整之後再用小刀將封破開,取出奏報交給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