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次所說昨夜被人刺殺的事兒,秀家自然而然的帶入到自己的視角之中,畢竟自己昨天確實派人上去探查了情報。
但是自己可沒有想要派人去刺殺秀次過啊!
現如今屍體在人家手中,人來派過來的目的還不是任由對方去說。秀家現在也只能希望昨日沒有活口被捉,不講自己給供出來了。
向大名派忍者這個事,就好比米國監聽全世界一樣。你雖然知道米國在監聽你,但是你手中沒有證據,大家還是表面的和平。
但是這事兒要是和前幾日一樣暴露了,特別是米國監聽盟友,就好像是打在別國臉上狠狠的一巴掌,對米國的名聲損害極大。
秀家現在不知道豐臣秀次知道多少情況,秀次主動來找自己,會不會是在向自己暗諷掌握了證據?
“自從那日解散軍勢這步棋走錯之後,還真是事事不順啊。”
此刻的秀家非常煩惱,心思也全然沒有放在今日的大評定之上,都在想著接下去要怎麼辦。
今日的豐臣家的大評定,所謂大評定你可以理解為全國大名大會。與後世一樣本身就是走流程的一個會議,所有的關鍵議題都在前幾日的五大老評定之中商議討論完成。
這就是所謂的大會談小事,小會談大事。
但是即便在前幾日五大老評定散會之後,很多封賞的評定已經在大坂城上下傳播,但是隻要今日的大評定沒有召開,沒有當著所有大名的面宣讀,那都不算數的。
這個時候秀家和秀次並沒有坐在御階上,因為現在是大評定,大評定有著嚴格的禮儀流程。
在大評定宣讀倆人繼任後見與若年寄之前,兩人名義上的官方身份依舊是白身。即便知行在大名之中數一數二,但是座次依舊位列五大老之下。
“聖君關白豐臣秀吉於慶長3年6月25日薨逝於京都,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國人聽聞此事,人心躁動不安。
現經五大老評議推舉,北政所、澱姬兩位夫人確認先君有子喚作豐臣拾丸,年歲有3。勤勉柔順,雍和粹純,性行溫良,可立為豐臣家督。
今令其元服取名秀利,承載豐臣振興之重任,由五大老輔弼,北政所寧、澱姬茶兩位夫人督政,並昭告天下以安眾心。
著奉行眾前田玄以詣命築造陵以慰先君,使浩恩以繼宗廟;著五大老德川家康聯合諸大老商議確認先君神號及戒名,以彰顯其功德。
關白秀吉葬禮初定於10月28日於大坂舉行,天下大名、公卿及大坂百姓皆須參加。”
這是由家老眾臨時的筆頭德川家康宣讀的,關於秀吉死訊和葬禮的公告。
儘管秀吉和山城大納言已經死了,這件事天下人都已經知道了。但是沒有經過正式的流程宣佈,他在名義上就永遠活著。
但是這份通告最重要的並不是宣讀秀吉的死訊,是在向眾人宣佈豐臣家的繼承人確認由秀利繼承的事實。
隨著德川家康宣佈完這件事,儘管秀利還沒有正式舉行過繼位的典儀,但是他在很多豐臣大名心目中已經是豐臣家的家督了。
隨著德川家康轉身面向坐在御階上的兩位夫人和秀利,在他的帶領之下,整個大廣間內外百餘名大名紛紛向那個茶茶懷中的孩子行臣子的禮儀,併發誓會向效忠豐臣秀吉一樣效忠秀利。
此間事畢,德川家康再次面向眾人,從一旁的豐臣侍從手中接過第二份敕命宣讀道:
“豐臣關白歸天,國喪哀哀,新君初立,承孝治邦。然大和有賊片桐且元欺上瞞下,意圖不軌。
致使岐阜大藩豐臣中納言秀次等大名憂心國事有便,帶兵上洛勤王.....現經五大老評議懲戒如下:
大老前田利家怠不工,不思敬儀,致使督政不利事態過大。撤去大老職務,改易能登、越中、飛驒三國領,轉封筑前福岡50萬,望爾今後誠心悔過,勿負豐臣恩德。
岐阜大藩藩主豐臣秀次驕縱無禮,未得昭命帶兵上洛,減封尹勢領20萬石以示警戒,望爾今後誠心悔過,勿負豐臣恩德。
......”
作為五大老筆頭,德川家康坐在大坂城大廣間下首第一的位置上,面無表情的想著臺下的大名們宣讀著之前議和時候確定的處置,以及前幾天大老評議時候確定下來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