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臣秀秀貞發話之前,殿內其實是分為兩派的,一部分是以前田利家為首,包括此次事變之中被裹挾的小大名,他們更期望可以獲得兩邊各自安好的解決。
另一派則是期望對參與事變的雙方進行嚴懲的派系,這裡已淺野長政和豐臣秀貞為首。
只是這個派系還能進行細分,以秀貞為首跟隨秀家參與了安定天下的希望兩邊都進行減封,這樣自己才能獲得領地的加封。
而直接參與此事的雙方是希望對方被懲處而自己被放過,最不濟也要自己這邊懲處的力度要比對方輕一些,或者此事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兩邊相安無事各自回家也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被秀家邀請過來做見證的其他大名,他們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性格,別人若是能被減封他自然樂於吃瓜,但是別人減封的領地也落不得自己身上,所以他們是最牆頭草的一派。
原本前田利家這麼有政治聲望的人想要和稀泥,正如之前辯論誰給了大坂方面動員的手令一樣,五大老裡面除了新晉的淺野長政統統在打馬虎眼。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此事無論最後怎麼走向,既傷害不到自己分毫,自己也分不到太多的利益,不如就此賣前田利家一個面子,甚至連最先開口表示要嚴懲的淺野長政都有些悶悶不樂的閉口了。
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豐臣秀貞直接將前田利家的建議給頂了回去,徹底打破了雙方之間預設的平衡。
畢竟在場的大多數騎牆派雖然無所謂懲戒雙方大名,但是跟從本心還是樂於看戲的。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豐臣秀貞是德川家康的親生兒子,豐臣秀長剛剛收養沒幾個月就嘎了,他們將秀貞的表態看做是德川這位大老的態度。
這樣一來五大老之中德川和淺野都表示要懲戒,前田想要大事化小,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尚未表態的上杉、毛利和主持仲裁的秀家等人。
】
前田利家的視線則在德川、淺野、秀家三人的身上游蕩,從豐臣秀貞對自己的駁斥來看,他甚至認為這是德川、秀家等人的聯合。
然而就在此時耿直的上杉景勝開口說道“既然法度已明,那麼遵照法度執行即可。”
要知道上杉可是之前明確表態支援大坂方面動員的五大老,如今卻又支援依照法度進行懲戒,這一番態度的轉變,實在讓人難以琢磨他的態度。
殊不知他與石田三成一眼都是認死理的性格,這一性格本身是在維護統一的標準,是社會安定的本來就應該有的態度。
但是在後世的“人情社會”中,這種鐵面無私,公私分明的性格,會被人指著鼻子罵“精神病”。
得,在眾人看來五大老之中已經有3人表態支援懲戒了(他們認為秀貞是德川化身),就連想要混過去的毛利輝元都說“必要的懲戒是應該的。”
隨著毛利輝元的發話,殿內的所有“牆頭草”紛紛表現出“群情激奮”的模樣,號召要對雙方進行懲戒。
這正是秀家所期望看到的結果,互相之間沒有聯合的大名本質上就是一盤散沙,所有人都以為這事兒大老們已經提前開過會、定過性了,所有人向蘆葦一樣,被風全部往一遍吹倒。
“我很贊同郡山殿下的話,關白殿下下達的惣無事令和豐臣家諸多法度不是廢紙。既然事情已經定性了,犯了錯就得受到懲戒。”
隨著眾人的呼籲,秀家也開口表態道“但是處置岐阜及西軍諸大名尚且合乎法度。而大坂的拾丸殿下是我等的主君,豈有以臣子的身份去處置君主的道理?”
秀家的話音落下,片桐且元原本哭喪的臉上第一次有了笑容,其他人也意外秀家將只會對秀次開刀的時候,秀家繼續說道“但是拾丸殿下如今才3歲,3歲的孩子不懂事,難道麾下的家臣們也不懂法度嗎?
剛剛治部說他是受了澱夫人代拾丸殿下下的命令,我就很奇怪什麼時候輪到澱夫人統御天下了?豐臣家的當家主母難道不是北政所夫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