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排列方陣的時候,將會由兩個營的火槍兵合併組織為一個新的火槍方陣(總人數300人),這樣一來就變為由兩個350人長槍方陣,夾1個火槍方陣的新方陣。而長槍方陣後面的150人在面對遠距離敵人的時候持弓,作為火力輸出的補充。
如果是近代軍隊和古代軍隊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那一定就是組織度和紀律性了。
火繩槍革命之後,線上列步兵陣出來之前,火繩槍與步兵混編的方陣無疑是能在戰場上保持攻守平衡最好的戰鬥方式。
但是想要維持住方陣的完整性,特別是在在面對衝鋒的時候保持完整性,這是對步兵方陣內使用火繩槍計程車兵心理素質的考驗。
雖然說出來很土,但是像站軍姿、左右轉、齊步走這樣的訓練確實是最能保持士兵的紀律性的訓練手段。
秀家算是正式將任務交給了秋上久家,要他在3年內訓練出最少2萬人的莫里斯方陣備隊,以及3萬人的簡單版本的莫里斯方陣。
當然這個時候莫里斯方陣剛剛開始在歐洲懲威,自然不可能傳入日本,因此秀家直接給他們起名為青龍鐵炮陣與玄武炮失陣。
至於所謂的編制,秀家依舊以營為最基礎的作戰單位。至於隊伍的編制問題,秀家取消了過去在吉備時候以分郡名取名的方式。
以新式訓練的常備將會直接被秀家命名為青龍一番隊、青龍二番隊的方式進行命名。
而由守備和預備徵召而來的備隊,因為其徵召以領國為單位進行徵召,因此會議鄰國名字+番隊編號的方式進行命令,例如:琦玉4番隊。
當然秀家軍隊中有4只特別的部隊編制依舊會被保留,首先就是由真田信繁統御,剛剛從朝鮮返回的赤備軍。
他們在朝鮮征戰廝殺了5年,和朝鮮、明軍、女真都有交手,戰鬥經驗極其豐富,有些人在見識到棉甲的威力之後,直接用戰場繳獲的鑲有鐵片的棉甲染上朱油,替換了原來的甲胃。
沒有棉甲的則自行用在朝鮮繳獲的棉甲,與自己的當世具足結合弄出了新當世鎧。
其次便是由吉備武士為骨幹,填充關東武士組建的御本番眾,這隻備隊的人數一直保持在1500人的規模,主要負責豐春城駐防工作,以及必要的時候隨秀家的家卷們出行的儀仗。
第三便是秀家從吉備時候就帶出來的,專習騎射之術的旗本眾了,如今有1000人的規模。
此前一直沒有擴編是受限於馬匹數量的原因,但是秀家派人從濟州運來了許多駿馬,秀家手中缺馬的問題的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這次正好藉此機會從關東武士中挑選善於騎射者進入旗本眾編練成軍。
最後則是由蝦夷、朝鮮既女真壯漢組建,身著白色鑲鐵棉甲,內再穿1層鎖子甲背心,手持斧盾、雙手斧、長槍、大鐵棒等重武器的白甲軍了。
其主力在此前與建州女真的布林哈通河之戰中損失不小,有趣其挑人極其苛刻,如今僅補充至800人的規模分為2個營。
秀家現在要做的就是對以上的這些備隊進行擴編和補充。
秀家看向藤堂高虎對他說道:“源次郎如今還在朝鮮,但是他手中的赤備已經基本上回來了,出戰的時候2000人,回來卻只有1300餘人。
我需要你以他們為根基對赤備軍進行重編,將其擴大至5000人,分別是2個青龍陣備隊和3個800人規模的騎兵備隊組成,必要的時候可以作為別動隊使用。
尹職介的任務已經很重了,赤備這邊的任務交給你親自來負責整編。”
“怎麼說我們如今也已經是260萬石的超級大名了,豐春城的城市規模不斷的擴大,原本1500人的御本番眾已經不夠用了,命人從守備和預備中挑選精兵進入御本番眾,擴充至3500人兩個番隊的規模。
御本番眾的編制進行一下變更,由3個青龍鐵炮陣編制訓練的營及3個留守豐春的常規營組成,剩下的200人作為儀仗隊使用。
遇到外出作戰的時候,這3個青龍營將會隨我出陣編入本陣護衛中使用,不再臨時從下級部隊中挑選部隊作為本陣鎮守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