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曾經擅自攻伐贊岐前車之鑑,秀家思慮再三還是在從大坂返程之前,向秀吉請示並得到許可,以討伐外賊的名義對琉球動兵,目的是讓琉球向大和稱藩。
在控制完琉球之後,這些船隻將陸續往返琉球和岡山,將秀家的殖民拓荒人群全部運輸至琉球。
這個時代受限於科學技術的原因,大和的土地開發實際上已經臨近極限,特別是伯耆、美作等地,土地多少佔有火山灰的土地,根本不適合耕種。
而伯耆、美作等地有因為西國承平已久,百姓繁衍過剩,這兩年已經超過備中和備前成為秀家新的移民來源。
此次轉封之後,伯耆會有許多土地上的地勢和百姓失去土地,這些人如果不加以管理很有可能成為領內動亂的來源。
秀家已經命人將他們拖家帶口的打包運到岡山來,先由官府養著,待琉球事畢之後,就打包一股腦的運送到琉球去。
不止是秀家這邊,包括池田輝政這邊在處理大隅國領內豪族的時候,也打算這麼做。
畢竟大隅國是什麼樣,在座的所有人都行禮有數,作為島津家的基本盤之一在,這裡的武士或多或少都是島津氏的分家或者曾經的家臣後代。
讓他們聽命島津宗家的命令,都比聽從現如今領主的命令要來的容易的多。
對於池田輝政這樣的新領主來說,這些武士是動搖他統治根基的不確定因素,索性趁著這次致命把他們都挪的遠遠的,這也是1周前他與秀家在石山城商議後的決定。
當然啊,作為非嫡系的他們大部分會安排在奄美群島上,而琉球本島是必須為秀家所掌握的。
那裡沒有什麼重要的資源,土地倒是不少,最適合只會基本農業和漁獵的大和豪族去了。
宇喜多家的家臣們早就已經習慣了秀家天馬行空的想法,只有長船貞親頗為深意的瞅了秀家一眼,心中忍不住吐槽
“果然不能太過相信殿下啊,前幾日還和我們承諾來年不會再興兵。這才過了幾天,就帶著3個備隊出發去琉球去了。還好我只是少範圍的動員了民力,不然可不得掀起一揆來。”
在出發之前,秀家自然要對出陣的將士們說一些康慨激昂的話,什麼琉球國王不服管束,抗拒天兵之類的話都是基本操作。
但是大白話說的再有文化,那些士卒武士們也聽不懂,對於他們來說所謂的大義還不如賞賜來的真切實在。
秀家只是著重強調了一下,在琉球之戰中獲取軍功者,可以在琉球當地獲得雙倍於本土的軍賞。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根據宇喜多家軍役狀普通足輕需要砍殺首級5顆,才能成為武士並擁有10石傳世的土地,不然土地只是大名臨時租借給你的露田,在你死後是要重新劃分的。
對於普通武士來說,成為足輕組頭並獲得數百石土地需要在好幾場戰鬥中累計殺死12級,依照平均每場戰鬥獲得3~4級來算,這可就得打好幾場戰鬥了。
而對於各小隊和中隊的低階武士來說,想要獲得晉升,就已經不只是斬獲了,還需要帶著整個小隊斬獲盈餘。
可是戰爭是兵行陷地,置之死地而後生,誰都不清楚下一場戰鬥自己會不會葬送在別人的手上。
現如今隨著大和本土與外界的不斷溝通,各家大名裝備的鐵炮數量不斷增加,武士們也都明白了,過去的武藝和殺人術在鐵炮面前全部眾生平等,想要憑藉個人的能力獲得晉升是越來越困難了。
現如今秀家開出雙倍的賞賜,無疑是在告訴他們,想要獲得等量的傳世土地,所耗費的精力將會減半,這當然會激發起他們的積極性。
只是出陣3個備隊的小型戰爭,秀家本來是沒有必要親自出來送行的,一來是因為此次出戰帶走了宇喜多家水軍最好的水面艦船,更是臨時借用了瀨戶家正海商的船隻,由不得秀家不重視。
二來是因為秀家這次公開宣講琉球之戰的賞賜,不僅是在對出陣的3個備隊計程車卒說的,同時也是在和宇喜多家內各備隊的足輕在說。
此次出戰琉球龜井茲矩帶領的津高備和津山備,分別就是由備前和美作的地侍足輕組成,由他們打前樣,並在琉球分得土地之後,自然可以刺激領內其他願意出去闖蕩的武士和農民選擇在戰後受封琉球的土地,為的就是獲得倍於本土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