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前宰相
熱門推薦:
天正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京都,聚樂第。
聚樂第是秀吉專門為自己在京都營造的別院,畢竟身為關白,自然得時刻伴隨在天皇左右,而身為關白又怎麼可能在京都沒有居所呢?
向過去信長那樣,每次來京都都只能借住寺院而居,對於自認為已經建立起比信長更高成就的秀吉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再加上有信長前車之鑑在前,他迫切的希望在京都由一座能被自己時刻掌握的,集合防禦和休閒一體的居所,聚樂第便應運而生。
這地方說是居所,實際上比南側的二條城還要大。
聚樂第以秀吉建造的本丸為中心,周圍配置北之丸、南二之丸、西之丸等曲輪,櫓、天守閣等建築物敷以白壁,使用金箔瓦,四周圍繞水堀。乃是一座建築在御所西側的的平城。
本丸東堀大約在現在的大宮通、西堀位於日暮通西部至知惠光院通附近、南堀位於下長者町通北部、北堀位於一條通南部。
除了南二之丸是後來豐臣秀次營造之外,其他的主體建築都是在秀吉時期修建完成。
大小規模依豐臣秀次侍從駒井重勝《駒井日記》文祿4年4月10日條與考古調查計算復原,則為本丸南北310m、東西170m,南二之丸南北80m、東西110m,北之丸南北105m、東西85m,西之丸南北80m、東西60m。
這座本來屬性應該是“居所”的房子,秀吉甚至在其東北角修築了一座3層的天守,雖然比不得大坂的天守雄偉,但也是京都最高的建築了。
在《太閣記》早起版本中,對聚樂第有這樣的描繪:四面的石牆延伸三千步,遠看好似一座大山。櫻門的入口的大門是鐵柱銅門,櫓臺好似星辰一般。屋瓦交匯之處,有用寶石凋刻的老虎好似在風中咆孝....
這樣一座花費十萬人,數十萬貫錢用時一年營造出來的奢華城堡,最終卻在7年之後,隨著他的第二任主人豐臣秀次一道化作一片塵土。
或許是因為殺了自己外甥的事兒是的秀吉對聚樂第產生了厭煩,對其下達了“不留一磚一瓦,所有一切,甚至是地基都盡皆拆除”的命令。
秀吉確實沒有騙秀家,他在聚樂第東側與御所之間的地區,專門給秀長、秀家、秀次等人空出了藩邸。
原本每家的藩邸的面面積都是定數,但是現在秀吉答應了秀家會給他兩人份的面積,因此臨時將另個院子打通,以供給秀家使用。
據說原本的這個院子是給豐臣秀次使用的,但是現在他只能被頂到的更外圍去。
此時的秀吉並沒有強制要求天下各大名必須將自己的親屬或者家庭遷移至京都或者大坂,但是他確實趁著宴會興起,向眾大名提議過此事。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大名親如兄弟,然天各一方,今日我在京都築宅,眾位如果有意可以就近選宅,以後可以時常與我暢談啊。”
可惜對於大名們來說,統治領地才是第一要務,除非秀吉把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不然他們才會答應秀吉遷居京都的提議。
但是身為秀吉親族的秀長、秀長、秀次等人就不一樣了,就連僅有1萬石的木下家定都開口說道“能和關白殿居住在一起,實在是臣等的榮幸。況且這樣我也能常伴北政所左右,以聽差遣了。”
秀家不理解,秀吉將眾大名叫到京都的意義在哪裡,難道就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新玩具嗎?
整場宴席持續了3天,
所有的大名不管過去有什麼仇怨,都在秀吉的調停下握手言和,特別是此次有轉封的大名,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和自己的鄰居們認識了一下,拉進了關係。
在這種場合中,大多數大名或因為志趣,或因為年齡,或因為故交的關係,在秀吉的眼皮子底下三五成群的吆喝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