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五十二章 石山城下迎秀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石山城下迎秀吉 (2 / 3)

秀吉將馬勒停在秀家面前,自有自有侍從主動上前為秀吉牽馬。因為秀吉的身高太矮的緣故,上下馬都不是很方便,因此專門為他準備了一個高腳凳供他上下馬匹。

剛一下馬的秀吉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甲冑,望向秀家那1.65的高個,吃驚的說道“我的天啊,在九州的時候我還沒怎麼注意,八郎你現在已經這面高了嗎?”

豐臣秀長也在一旁調笑秀家道“而且長得也非常標緻了呢,聽說還到處拐人家小姑娘。兄長你是不知道,八郎可是已經生下了長子了呢。”

“哦!是嗎?這麼說我們豐臣家已經有第三代了啊。”

秀家的長子辰千代雖然生的時候臨近出征,但是還是依照程式讓長船貞親上報了大坂了的,秀吉比秀家晚出陣1個多月,不可能不知道這個事兒。

而秀長則是秀家在九州的時候主動告知的,現在秀吉、秀長兄弟倆個人一唱一和的模樣,不過是在開秀家的玩笑罷了。

“挺好的,當初你生父把你交給我的時候可就只有你一個子嗣,當時你年級又小,我一直擔心你夭折,現在看到你早早的開枝散葉,想來太宰殿泉下有知也必然非常欣慰吧。”

或許宇喜多直家確實和秀吉說過這事兒,向秀吉表示了對宇喜多家繼承關係的擔憂,秀吉此次也只是隨口一說。

但是或許是因為以前和秀吉有過沖突的緣故,這句話在秀家聽來非常刺耳,好似在重申秀家是在給宇喜多家生兒子一樣。

要知道現在和歷史上不一樣,他可是明確走了收養關係的養子,在法理上是具有豐臣家繼承權的。

包括秀家的姓氏和苗字也都統統以“豐臣”和“羽柴”示人,這些都足以證明秀家現在的父親就是秀吉。

秀家沒有主動接秀吉的這個話茬,而是饒了一個彎回答道“父親和叔父正是壯年,說不定等辰千代長的稍大些,整日就要和他的叔父們一起玩耍了呢。”

秀家這裡祝願了一下秀吉和秀長兩人的生育能力,聽到秀家的祝福,兩人都相視一笑。秀吉則拍了拍秀家的肩膀說道“今後豐臣家的未來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後輩了。”

“是,父親大人,我一定平盡全力守護好豐臣家。”秀家接收到秀吉的願望後也反過來再次給他施以承諾。

隨後秀家讓出一個身位,伸手邀請兩人入城“我已經在石山城內為父親大人和叔父大人準備好了屋舍和食物,請隨我來讓我略盡一些地主之誼吧。”

宇喜多家的本城在1581年發大洪水之前都是在這座石山城,其城下町在當時也是頗具規模。

可是後來因為發水的緣故,秀家將本城遷移至上道郡的岡山去,城下町也經歷了遷移,但是石山城下依舊有一部分城町成為石山城的附屬建築。

現在石山城成了宇喜多家的臨時本城,石山城下的城町自然也再次發展起來,好似上海浦東和外灘都沿著黃浦江向外發展。

當秀吉和秀長跟著秀家來到石山城下時,看到這粗狂的城池都有些驚訝,秀家也有些尷尬的說道“是在抱歉,由於岡山城正在修築的緣故,因此石山城作為我的暫時居城。城建自然是比不上父親大人的大坂城和叔父大人的北之莊城的,還請見諒。”

秀家說罷,用手指了旭川對岸的操山,那邊山頭的樹木已經基本被砍伐乾淨,正在根據長束正家的規劃用大小不一的石塊加上特製的粘合劑壘起石垣。

關於日本城建的建築種類有很多種,b站的王魯九班有明確的講解,岡山現在所用的就是最為經濟的亂石切。

簡單的來說就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塊嵌入到縫隙中,中間填充沙土或者其他更細小的石塊的一種壘城方法。

這種壘石的做法既經濟又快捷,畢竟如果像大坂和江戶一樣需要用大小相等的石塊壘成石垣可是要花費很大一番功夫的。

這也是長束正家多方思考之後,想出來的能節省材料和金錢的辦法。

但是亂世切有一個問題,就是其中作為填充物的依然是夯土,遇到長時間的雨水沖刷很容易出現垮塌的情況,如果只是平城也就罷了,秀家這修的可是山城,一旦出現垮塌可是要摔死人的。

因此秀家則利用後世的知識,給他帶來了明朝修建城池時候所用的糯米灰漿作為粘合劑的辦法,幫助他更快速更建築的壘起石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