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朋友不坑朋友的原則,秀家打心底裡還是想要幫他一手。
最後在苦思冥想之後在他耳邊說道“待毛利金吾來了之後,我便與你一道回豐後等候關白殿下。
屆時你歸入關白殿下的軍團編制,我則要去中納言殿下麾下作戰了,你我就算是要分開了。不過在離開前,弟弟還有一條建議告知與你。”
立花宗茂一聽也來了興趣,向秀家問道“說來聽聽。”
“這幾日我觀島津家一直在對面修築城垣,顯然是打算在此與關白殿下血戰了。你身為筑前大名屆時必為前驅,我擔心你難以破城,到時候可用次計。”
在得到立花宗茂鼓勵的眼神後,秀家繼續說道“安你的說法,龍造寺家也在此次徵召之列,那麼必然是在對面駐守某處。你可以向關白殿下建言,讓你帶信件去調略龍造寺家。
其實信的內容無需多說,只要寫上‘爾等現在乃在敵陣,行抗拒天兵之事,如果想要獲得安堵,必然要付出對等的代價’之類的話,以左衛門大夫的聰明,一定會明白怎麼做的。
同樣的,對於肥後的阿蘇家應該也不是真心想要和島津家陪葬,你可以拉著他一起行事。只是行此事要關注兩點。”
立花宗茂聽到秀家的建議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但是聽到秀家的轉折後又焦急的詢問道“哪兩點?”
“其一就是此事機密,不可大肆宣傳,聯絡龍造寺與阿蘇家在我軍攻擊時從旁策應已經足夠,再去掉落別家大名恐怕機密洩露,所以那些大名就不用去通知了。
其二就是兩家大名議定的時間最好岔開,不要約定在一起,其中龍造寺家應該早一些。”
立花宗茂一聽有些奇怪的問道:“這又是為什麼?”
秀家解釋道:“因為鍋島直茂是聰明人,並且早早與本家聯絡,有聯絡書信在手,對於島津來說已是叛離,他絕無選擇。
但是阿蘇家不一樣,在甲斐宗運過世後,阿蘇家上下是否有人有能力統籌此時,看出局勢變幻都要打個問號。”
秀家給出調略龍造寺的建議心中是十拿九穩的,但是給出調略阿蘇惟光的建議是根據歷史上作出的判斷,心中並沒有多少底氣。
立花宗茂聽完之後心中已經瞭然,對著秀家回應道“此事我已知道,既然事涉機密,那麼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阿蘇家可以試探一下,但是不要與其明言的好。
屆時如果龍造寺家陣前反水,我軍趁勢掩殺,阿蘇家在我們已經提前漏風的前提下,想來應該是知道怎麼做的。這兩家大名一變陣,島津家軍勢必然奔亂,勝局已經為我等鎖定了。”
對於立花宗茂的分析,秀家給予了肯定的意見,從這件事行事來看,立花宗茂確實比自己要想的多一些。
阿蘇惟光確實還不足以信任,在這種情況下稍稍提點就好,給自己留一殿後路。
畢竟阿蘇惟光就算再笨,也是戰國大名,當看到島津軍陣出現亂局,再聯想昨日豐臣這邊的前來的調略必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都是戰國大名,身處佔據之中,眼看著自己這邊敗局已定,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從良的機會放過。
這樣一來倒還少了為了調略阿蘇家所需要許諾的承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