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家去年年底離開岡山前曾經下達命令,要求各家依照宇喜多家軍制進行編制,各家將自己的部隊分別編制數只為1200~1800人左右的備隊,軍役數不足的,在宇喜多家的幫助下進行和編。
身為家老筆頭的長船貞親先一步向秀家說道「三星藩有知行31,000石,根據軍役狀進行整編備隊有一,人數1280人,分為兩個直轄營和一個騎兵及鐵炮聯隊,人人具甲。」
秀家點了點頭,對長船貞親的整編效果表示滿意。根據軍役狀的常規要求以每萬石400人標準進行動員,長船貞親的領地基本滿足一個備隊的要求。
其實秀家知道,他是藉著家老筆頭的身份優勢,優先為自己的備隊添置裝備和武具的,但是即便如此對於其擁有一隻200多人規模的騎兵及鐵炮獨立聯隊的事情,秀家依然感到驚奇。
「你是說你有一隻騎兵鐵炮聯隊嗎?」秀家好奇的問道「所用的鐵炮是特製鐵炮嗎?」
「是的殿下,一匹馬馱負倆人,一名騎馬武士手拿短銃抵進射擊殺敵,一名足輕揹負兩隻裝填好的鐵炮,等被栽倒前線後向陣前射擊,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好!好!好!」秀家聽到他的介紹,興趣更加盎然,直接給了他三個「好」表示讚賞,並繼續詢問道「這是誰的主意,可否讓我觀摩一下騎兵鐵炮隊的作戰。」
聽到秀家問起這種作戰方式的創作者,長船貞親頗為自豪的昂首挺胸回答道「是犬子的注意,此戰也將由其代替我統領本家的備隊。」
長船貞親身為家老筆頭需要坐鎮本領這並不奇怪,這樣自然而然他的長子綱直就不得不待他出陣,同時他原本在青龍備的職務自然而然的就被暫時摘去。
「哦?是綱直的注意?」秀家目光左右搜尋著長船綱直的蹤跡,找到他之後對他說道「等下散會之後,就在城南向我展示一下你組建的騎馬鐵炮隊的威力。」
長船貞親雖然是宇喜多家的家老筆頭,但是他的兒子綱直只是一個2000石的中級武士,只能坐在殿內的最後靜靜的聽從秀家的吩咐。
谷攄聽到秀家點名,長船綱直出列回應道「是,臣等下就去準備。」
在長船貞親之後報告的,是宇喜多詮家。
作為秀家唯一的親藩,其實早在倉敷之時他就有了改編直轄備隊的經驗,因此秀家對他並不擔心,甚至抱有一番期望。
宇喜多詮家向秀家報告道「實在抱歉殿下,伯耆領的軍制改編工作遇到了一些問題,現如今僅僅完成了米子備1500人和久米備1200人的兩隻標準乙種備隊的整編。
由於經費的問題,剩下的日夜、汗入、八橋三郡合併組建了1只丙類備隊,人數為1800人。」
根據宇喜多家軍制,丙類備隊是指根據信軍役法整編的部隊數目佔到備隊人數1/3以上的半職業化備隊,且要求披甲率不能低於50%,對於丙類備隊,並不要求必須由獨立的鐵炮隊。
如此算下來,宇喜多詮家伯耆11萬石,擁有4只備隊,總兵力為4500人,也是每萬石400人的標準編制的軍役狀。
但是這秀家知道這只是在其軍役狀上常規部隊的編制,宇喜多詮家擁有一隻200人的鐵炮足輕聯隊和一隻150人的騎馬武士眾,以及一隻200人的槍繾足輕,總數550人的常備營,這營的戰鬥力可完全不遜色秀家的常備,甚至就單營戰鬥力還要更強一些。
「有勞了兄長,那麼此戰中先鋒的任務就交給你負責吧,千萬不要墜了
本家的威風。」秀家對著宇喜多詮家鼓勵道。
宇喜多詮家之後就是明石景親,他向秀家上報道「本家知行3.5萬石,整編為一個備隊,人數1350人,除此之外還有一隻獨立的騎馬隊100人。」
秀家之所以讓三位家老在眾人面前,公開表述自己備隊的整編情況就是為了作出示範作用,讓其他家族知道宇喜多家的這個政策是自上而下實施的,是為了強軍而已,並不是為了他們所認為的爭奪他們的兵權。
就連身為家老的家臣都接受了整編,你們這群3/5000石甚至更少領地的家族,憑什麼抗拒改變呢?
在三位家老敘述只有,其他家臣也根據家內領地高低,逐次向秀家上報整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