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十七章 鎮國家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鎮國家老 (1 / 3)

明石全登和龜井茲矩倆人的任務被安排了下去,秀家將目光轉向以戶川秀安為首的五位家老,開口說道

“接回上面的話題,本家再四國之戰中,獲取了伯耆、因幡、伊予三國部分作為封賞,我的想法是依然依照老規矩在這三國分別安排一位老臣鎮守,你們都有什麼意見?”

在座的的幾人中,戶川秀安已經在過去幾年被轉封多次,現如今作為贊岐的旗頭,確實沒有必要在給他挪窩。

那麼只剩下以岡利勝為首的四人,秀家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要從他們四人中選人,分別被分配去鎮守這三國。

只是作為戰國時代的地主階級,沒有一位領主樂意接受無故的轉封。因此即便秀家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他們幾人依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人想先開口成為眾矢之的。

秀家見沉默了許久下面都沒有一個主意,於是開口說道“既然你們沒有主意,那就聽聽我的想法。”

“我本來的想法就是,本家的每一個領國都要安排一位鎮國家老,現如今備中有春宮亮,美作有美作守,贊岐有備中守,你們三人人正好可以分別駐守伯耆、因幡、伊予。”

“美作守久鎮美作,比較有經驗,此次不如將相對安定的美作讓出來,去為我鎮守新國,美作的事情交給另一位家老負責吧。”

原本岡利勝已經鎮守美作,本是不需要轉封的,但是秀家主觀上想要讓他換一個地方。

畢竟讓一位重臣一直待在一個地方進行管控,只怕會影響秀家的在當地的影響力,這也是秀家把岡利勝也放進轉封選擇的原因。。

“伯耆國作為本家唯一全取的大國,必須要選一個能臣進行鎮守,除去南條家的2萬石,剩下大約11~12萬石的樣子。”

“倉敷算上貿易收入差不多在8~10萬石的模樣,正好差不多正好可以安置你,詮家哥哥。既然這樣,倉敷宇喜多家轉封伯耆米子城,領知行11萬石。”

“米子城本是高山右近的領國,領地內有許多的切支丹教堂和領民,切支丹領民對他們的神有一種著魔的信仰。

我雖然尊重領民的個人信仰,但是對於不穩定的因素必須要排除在外。

因此你到了米子城先緩和和切支丹領民的關係,然後廣造寺廟和神社,淡化領民原有的信仰,儘量不要引起一揆。”

“伯耆的米子平原是本家西錘最重要的據點,直面吉川家的出雲,不得有失。必要的時候,可以將領民送到薩摩守的領地,我想薩摩守會接納的。”

聽到自己被點將,宇喜多詮家只能出列應聲道“御意,臣一定妥善處置米子城的事情。”

別看宇喜多詮家語氣上有一種硬著頭皮接下燙手山芋的感覺,其實他個人對於這個安排還是比較滿意的。

要知道伯耆國全領13萬石左右,秀家的這個安排基本上就等於是把伯耆一國安堵給了他。

過去他雖然有相當於10萬石大名的實力,但是在明面上的排位並不高。現如今他得到的是官方認證的11萬石,這個知行別說是陪臣了,就算是秀吉的直臣都算排的上好的。

等到了前往大坂開會的時候,自己可以以陪臣的身份堂而皇之的坐在內殿中斷,只怕會羨煞無數武士。

相比較宇喜多詮家,明石景親有些為難的說道“本家負責鎮守備中西部,如今領內已經沒有土地可以安置這些領民了啊。”

其實在這一世,秀家並沒有如歷史上那班支援切支丹的傳播,因此宇喜多家領內信奉切支丹的武士屈指可數。

以岡利勝為首的傳統武家更是對切支丹領民畏之如虎,嚴格限制切支丹領民的行動,找各種理由把他們驅逐出去。

而作為老牌武士的明石全登顯然也被秀家的這個安排打晃了眼睛,他哪裡是拒絕秀家將領民安置在自己領內,他就是單純的拒絕切支丹領民進入自己的領內罷了。

秀家和明石景親畏懼切支丹如虎的態度,讓與會的明石全登充滿了不解,但是這畢竟是宇喜多家最高階別的會議,因此沒有開口插隊,但是依然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你別急,這正是我馬上要說的。”秀家出言安撫道。“明石家自備中笠岡山城2.6萬石轉封伊予越智國分山城3.5萬石,領越智全郡,你的兒子,明石全登自贊岐王越山1000石轉封桑村郡永納山城3000石,父子合計3萬8000石。”

“臣謝殿下的封賞,但是轉移切支丹領民的事情,是否還要斟酌一下嗎?”明石景親說道。

“恕我直言,我在戰場上不止一次看到切支丹士兵們奮戰的模樣,確實是一隻不容小覷的戰鬥力,這些領民必然要想辦法進行安置。

我知道掃部頭已經改信了切支丹,我的想法就是將他們交給掃部,由其帶領這麼一隻切支丹部隊參戰。沒問題吧,掃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