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七章 九條植通的堅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九條植通的堅持。 (2 / 3)

“哎呀呀,內臣今日前來所謂何事啊?”見到菊亭晴季前來,九條植通熱切的打招呼道。

菊亭晴季又名今出川晴季,是清華家的一員。清華家一共九家,分別是久我氏、三條氏、西園寺氏、德大寺氏、花山院氏、大炊御門氏、今出川氏(菊亭氏)、醍醐氏和廣幡氏,以上九家被後世稱為九清華,都是久我式的後代。

但是,醍醐家和廣幡家都要等到江戶幕府時期,分別由關白一條昭良的次男·權大納言醍醐冬基(1648年1697年)和正親町天皇的皇孫八條宮智仁親王的兒子源忠幸(1623年1669年)降為臣籍後建立。現如今清華家只有7家。

清華家在當時最高可以但仍右大臣的官職,但是尋常只能敘升到內大臣就是頂端了,因此清華家也被稱為大臣家。

除了關攝清華家之外,還有一中院、嵯峨、三條西三家不包含在清華家序列但是享受與清華家一樣的待遇。(姊小路家就是三條西家後裔)

由此可見關攝家與清華家分別是近衛家和久我家的後代通稱呼,但是在遠古時期應該還有中院、嵯峨、三條西三家與他們出於齊平的位置。

除此之外,還有被稱為花山院家的青方氏、青山氏、五辻家、中山家、野宮家等七家被稱為準大臣家,即最高能繼位內大臣官職。

在後世,公家的分支更加廣大,有從正親町天皇孫開始分出的閒院宮親王系的閒院家25家(清華家格)。

閒院宮親王是日本四大世襲鐵帽子親王,世世代代繁衍下來分家皆臣籍下降,最終形成閒院25家。

以及與閒院家一樣的中御門親王家九家(準大臣家格),以及以上53家繁衍出來的84家旁系。

可以這麼說,到了幕府末期,即便拋開幕府武家不談,就算只看這142家公卿家族,律令制下的官職體系早就不夠用了。

也難怪在明治天皇時期會鼓搗出華族這種東西,將爵位和官位分開授予。

甭管家名是不是有差距,自應仁之亂開始,京都的公卿誰又比誰好多少。也就菊亭晴季連續把握住織田信長和羽柴秀吉的大腿,這才能在公卿家中鶴立雞群。

眼看著菊亭晴季吃飽穿暖還有官升,其他的公卿也奮外眼紅。

別管私底下怎麼看不起這個給武家跑腿的公家,明面上可是很給面子的,全都指望從他指頭縫中漏出一點湯食,都能讓自己吃飽穿暖了。

“哎呀哎呀,看到老大人現如今的模樣,看來身體還算硬朗啊。”菊亭晴季來到屋內,在拜見了九條植通之後,向他套近乎的說道。

“能夠苟活性命於亂世,這真的是在下沒有想到的啊”現如今的九條植通已經80歲了,算是經歷了應仁之亂,完整經歷戰國亂世的國寶級公卿了。

“瞧您今日說的,您身子骨還硬朗著呢,還能活許久呢。”菊亭晴季繼續恭維著說道。

“你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來到我府上所謂何事啊?”九條植通先一步耐不住性子,向菊亭晴季詢問道。

菊亭晴季屁顛屁顛的向九條植通解釋道“我今天給您找來一個兒子啊。”

九條植物通有些不解,以為自己沒聽清楚,把手掩住半邊耳朵讓菊亭晴季再說一遍。菊亭晴季在他耳邊放大音量說道“我給您找到以兒子,他們家錢可多著嘞。”

“什麼,什麼養子啊,我已經80歲了,早就兒孫滿堂了,哪裡還要什麼養子。”說罷就把身體轉過身軀,像老小孩一樣,不理會菊亭晴季,吃著侍女一口一口喂的米粥。

九條植通為什麼會這面做?在30年前,公家空有高門的身份,卻沒有一貫錢的收入,公家女子在京都小廟賣銀隨處可見,只需要2貫文就能和高門女子云雨一番,不過都是分家的女子出來賺取供養宗家。

不是說公卿男子吃軟飯,人家也賺取的,隨便花兩個小雞啄米圖,敲上祖宗的印章就當古董來賣錢的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還有一條門道,就是出賣家名。這門生意可貴了,500貫起談,雙方滿意了就能收養你做養子,給你藤原家的名頭。

不過多是部分清華家和旅居京都的源平名流在做這門生意,比如土岐家和姊小路家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