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八十四章 元親兵圍中西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四章 元親兵圍中西城 (2 / 3)

但是隨著室町幕府建立,足利家將各國統一的分發給守護大名,極大的增強了守護大名的實力,守護大名對於惣村的容忍度就小的多了。

在領主們蘿蔔和大棒的同時作用下,原本的屠龍者終成惡龍,原本由村民共同選舉產生的“乙名”接納了官府的招安,成為了時代相傳的地頭武士,再上面的莊頭則搖身一變成了領主的家臣,握有領地的豪族。原本為了躲避領主稅收而自發形成的惣村,逐漸被同化成領主管轄下家臣眾的領地。

進入戰國時代,惣村再次出現,這次大多是為了躲避戰亂的百姓自發形成的村落,四國、紀伊的山地就是在這個時期得到大開發的。

此前提到的井川城最初就是最初的惣村組成的井川莊,在這片官府管轄不到的地方,恬靜的生活著,後來隨著三好家統一阿波,靠近吉野川兩岸的山谷也逐漸被開發出來。

這裡的“沙汰人”終於解除到外面的世界,在三好家的幫助下完成從惣村到戰國豪強的轉變。

如今的井川城是由井川慶兵衛管轄,是最初那位“沙汰人”的後代。

不過他能直接管理的地方只有自己的惣村,現在的井川地方。另外的幾個村子,名義上是他的下屬,實際上依然算是半獨立的惣村。

“啪”長宗我部元親用手中的馬鞭拍打在組裝城簡易木桌的木遁上,拍板決定說道“就這麼辦,大概用時多少?”

谷忠澄也是第一次走這條路,不能給出準確的時間,只能估算道“三五日總是要的。”

“三五日嗎....”長宗我部元親撫摸著自己的鬍鬚思考道“給你2000人,作為別動隊從井川城繞道阿波去,這幾日我會每日在城下叫陣,一旦你們從山北繞過來攪亂對面的本陣,我馬上會對你們進行支援,勝敗在此一舉了。”

長宗我部元親最終還是決定賭上一把,從自己所剩無幾的部隊中再分出2000人的阿波眾,由谷忠澄率領實行奇襲的計劃。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長宗我部元親的計劃與山本勘助的啄木鳥之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其所繞的線路比武田軍繞的要遠的多了。

長宗我部元親與谷忠澄就此約定後,谷忠澄當即帶著2000人從軍勢中分出,在當地獵戶的帶領下轉道向東去了。

在谷忠澄分出部分部隊後,元親所能掌握的部隊只剩下9000餘人,面對中西城和北山的羽柴主力已經不佔有任何優勢。

但是為了迷惑敵軍,元親依舊命令家臣每日去中西城下叫陣,受制於並不寬敞的地形,長宗我部家兵力不足的問題被很好的隱藏了起來。使得北山淺野長政認為,現在兩邊的兵力是大致相當的。

可是自己這邊是人心不足的大名聯軍,自己又是初出茅廬第一次指揮作戰。而對面的可是身經百戰的長宗我部軍團,指揮官是差點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稍加對比一下,淺野長政都沒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戰勝對面的那個男人,局勢也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在連續叫陣兩天沒有反應後,元親以侄子吉良親實為將帶著西土佐眾+伊予國裹挾而來的國人眾共2000人前出至北山之下,監視北山上的淺野長政。

再以家老吉田重俊率領阿波眾2000人,負責對中西城的攻略事宜,自己則在南山的八龍王神社本陣掌控全域性。

4000人的部隊幾乎將整個中西城下盆地站滿,隨著長宗我部家本陣內法螺號的吹響,在沉寂了2天后,長宗我部元親終於按捺不住,開始對中西城發動奪城戰。

在吉野川的對岸,由其子信親指揮的3000人幾乎於同一時間,對若山砦發動進攻,頃刻間在這個河灣峽谷之內鐵炮齊鳴。

武士們的吶喊伴隨著弓箭回彈的破空聲,標誌著長宗我部家對中西城的奪城戰正是開始。

中西城本是小城,是白地城的支城,無論是三好時期還是長宗我部時期對於支城的重視程度並不高,因此中西城只有兩圈城垣,二至丸土垣之上是最普通的柵欄做成的城牆,本丸的城牆才是屏板。

這種城牆的作用主要是防禦步兵沿著土坡攀援而上,對於鐵炮和弓箭究沒有任何防禦力。這面看來這個城的防禦能力,其實並不比吉野川對岸的若山砦高多少。

嘲諷歸嘲諷,這恰恰是當時日本戰國無數支城、小城的通病,要知道修城是要錢的,而且是很花錢的,光是整理土垣一項就能用掉許多領主一年的歲貢。

曾經看到過早起的日本,建城如造房子一樣,在織田家帳下幾百石的知行時候就修築了石垣石牆的城堡,這種情況也就只能出現在家們的想象中罷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