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你看到了吧,父親和兄長剛死,屍骨未寒,三介那個混蛋就急匆匆的把自己的苗字改回了織田,他這是什麼意思?覺得他一定可以繼承家業了是嘛。”織田信孝在說道這裡時候,對著自己的親生弟弟(法理上的哥哥)咬牙切齒。
原來織田信孝比信雄早生了個20天,但是他的母親只是卑賤的婢女,是信長酒後亂性所生,沒什麼背景,因此在一年一度的上族譜時候被信長放到了信雄後面。
這個事情再被信孝知道後,一直影響著他的一生,使得他成年後一直覺得,自己受到的冷遇都是信雄造成的,對織田信雄非常仇視。
他經常在信雄背後以稱呼他為三介,不僅僅是表示輕蔑,更多的意思是自己才是家中的老二。
在家中偶遇信雄,他也不會對這個法理上的兄長行禮,抬高了頭視而不見的走過去,彷彿同過這些不入流的小手段,能夠事實上的壓制信雄一頭一樣。
實際上,織田信孝確實比織田信雄要聰穎一些,因此信孝常年看不起這個愚笨的兄長,在伊勢南北分治的時候,神戶信孝就不理會作為名義上的伊勢國主北畠信雄的任何命令。
如果在當下這個父親、兄長皆身死的時候,有愚笨的信雄繼承家督,這絕對是信孝不能忍受的恥辱。
柴田勝家和織田信孝談的很愉快,兩邊都得到了互相的保證,滿意的離去了。
————————————
而在羽柴秀吉這邊,在散會之後就和丹羽長秀碰了個面,希望推舉自己從信長那邊過繼的養子羽柴秀勝擔任家督。
歷史上羽柴秀吉沒有推舉秀勝的之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有兩點,其一就是秀吉膝下無子,秀勝雖然是信長的血脈,但是畢竟自己已經培養多年,能力出眾。
再加上秀勝是信長第四子,想要越過前面兩個哥哥繼承家督確實有些困難,因此索性秀吉決定要這麼優秀的繼承人繼承自己的家業,而不是退出去陷入織田家家督之亂的火炕中。
但是此時,秀吉已經有了親身兒子虎松,羽柴秀勝的存在就變得極為尷尬,不如退出去實在繼承織田家的家督,為自己爭取利益。
只是這個提議在剛以提出來就遭到了丹羽長秀的拒絕,雖然在剛剛的會議上,柴田勝家揭傷疤一樣的藉著丹羽長秀的領地問題借題發揮,讓丹羽長秀很沒有面子,但是長秀對於織田家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在聽到秀吉的提議後,丹羽長秀直接駁斥了秀吉的提議,說秀吉並不是真的想要為織田家著想而選擇家督,全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並說秀吉的提案會讓織田家爆發如應仁之亂一樣的家督繼承戰爭,這是他絕對不能允許的。
秀吉被丹羽長秀指著鼻子這麼罵,臉色漲得通紅,半天說不出話來,雖然不知道他是因為被誤解而難受,還是心中想法被戳穿而尷尬,總歸讓秀吉此次對丹羽長秀的拜訪變得不歡而散。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丹羽長秀的話似乎一下子點醒了八郎。
如果再次出現應仁之亂的事態,對於手握40萬石的宇喜多家來說並非是一件壞事。
甚至可以接著織田家分立東西兩家的功夫壯大自己,達成自己的天下人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