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直轄領地的領民的統兵權利從軍役人手中解放,原本的軍役狀就不再需要武士去執行,而是直接有宇喜多家派遣的代官下沉到郡司、莊頭進行登記造冊,戰前雖然依然由莊頭、軍役眾通知,但是等到郡司集合之後就由各隊長,將領統轄。
秀家將《一領弓制》下發給在做的直轄武士,當聽說自己不在承擔軍役狀,而是由宇喜多家直接管轄,而自己依然有領地的收入之後高興的不得了。
畢竟按照軍役狀要求的裝備配置很多農民是自己買不起的,只能由軍役眾出錢添置,戰時方法下去,滿足隨軍目付的檢查。畢竟不符合要求可是要消領切腹的!
而現在有了這個制度,這些錢全都省了下來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了!在做的武士聽完之後心思都已經飄到要給自己訂做一個怎麼有型的新兜撐門面上去了。
殿議結束之後,秀家將旗本留下,準備先行進行軍訓。現在宇喜多家旗本繼承至直家時代,全員在800人左右,都是有地的武士和家臣豪族的侄子組成,可以算作精銳。
秀家將健次郎也編入其中依照後世的軍訓操綱進行訓練,很多人覺得軍訓傻,但是軍訓體現的意義不在於站軍姿,而是服從性訓練。秀家改制後的宇喜多軍不要求有PLA這樣的主觀能動性,也要求能有近現代軍隊的服從性和抗壓能力。
畢竟秀家要為以後可能的“關原之戰”做好最壞的打算,要在盟友全是菜逼的前提下整備出一隻可以硬抗福島250和小早川軍神的“鐵軍。”
雖然對秀家的訓練有諸多不理解,但是在吃好的和賞錢的刺激下,旗本隊很快完成了整訓,整訓之後的旗本隊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說是當世強軍都不為過。
而對於這些豪族的侄子來說,從小接受的兵法訓練,說他們弓馬嫻熟一點都不誇張,在這點上秀家沒什麼好教導的。
至於統領部隊的本事自然交給中高階武士來負責,秀家哪懂這些,秀家要做的就是讓專業的人在做專業的事這樣一個統領大局的人而已。
對於秀家來說這隊旗本隊是種子,沒有本繼承權的這些武士,會成為宇喜多家新軍制下的中隊長和大隊長,成為宇喜多家的中堅力量。
對於這些旗本來說,本來沒有繼承權的他們要麼成為浪人,要麼出家為僧,要麼成為主家的旗本,在一次的搏殺中搶一個出頭的機會。
但是現在秀家將他們下派到隊伍中去,每人統領50~100人,有了資本的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會更加大,這也讓這群旗本人情高漲,都希望利用戰功讓自己成為有地的武士。
這些種子撒下去發芽之後,會成為示範效應,越來越多的武家願意將自家沒有繼承權的侄子送到秀家的旗本隊中博一個前程,從此如滾雪球一般不斷強大秀家的直轄部隊。
最終實現對臣從豪族的壓制!
————————————
題外話:
今天下班比較早,思路也很清晰,索性趁著現在腦子都是想法更像兩章,希望讀者爸爸們喜歡。
另外修補一個前面的錯誤,1石糧食實際上應該是1個成年男人半年的伙食,正常情況下由於缺少魚肉,戰國一個日本成年男人一天兩頓,一年要消耗1.815石糙米,打仗時候3頓飯將近2石1個男人。
秀家急於開墾蝦夷原因也是需要蝦夷地方遊牧的肉製品來補充備前、美作兩國肉乳不足造成的糧食浪費問題,有了風乾肉送到岡山,宇喜多軍糧消耗有望降低1/3可以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