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常有的事情,沒事幾家人都有各樣由頭,歡聚一堂,不止是逢年過節,關係親近得不行。
曾幾何時,國家是提倡計劃生育,後邊卻是鼓勵多生多育,像是走了個輪迴。
風亦飛的爺爺去世得早,就奶奶還在世,身體算康健,只是腿腳有些不靈便了,自從爺爺辭世後,人也不太清醒,像個大孩子一般,有時還會認不得自己的兒子、女兒。
但幾個孫兒卻是記得清楚無比,常有唸叨。
風亦飛感覺吧,最多說道的應該會是三姑,小姑一向寵自己,什麼都是好的,三姑不同,曾是國企的經理,如今雖退下來了,但習慣了說話一套一套的,說好聽點是不改領導風範,說得不好聽就是嘮叨,自己跟幾個堂兄妹自小就沒被她少教育。
大姑倒還好,對堂兄格外嚴厲,對子侄輩就是寬厚得多。
最讓棠梨煎雪糕感到困擾的是,要見的親戚還不止是這幾家。
風亦飛一家子真說起來並不算是當地人,祖上到了這邊,開枝散葉,綿延下來十三代了,也就變成當地人了。
因為這緣故,滿城都有親戚,過年的時候,得一家家去拜年,風亦飛母親那邊還得下鄉去,估計從年初一到年初七都不得消停。
答應了風亦飛一起回家過年,又不好打退堂鼓,也只能面對。
依雪糕往年的習慣,過年蹲在家裡玩遊戲,也不會覺得寂寞,可也再回不到單身的生活。
一路閒聊著,終是回到了家鄉的小縣城。
風亦飛家裡居住的小區不在鬧市,算是近郊。
雖比不上雪糕住的御翠豪庭,規模沒那麼大,但也住了幾百戶人家。
是風亦飛母親原單位的福利房,單位額外有補助,比自行去購置要省不少錢。
風亦飛的家在第21棟5層。
奶奶住在一起,還專門請了保姆二十四小時陪護,三個姑姑常來看望問候。
帶著鑰匙,也不需按門鈴了,風亦飛直接開門,跟雪糕拎著大包小包走了進去。
一下子,客廳裡所有人的目光都轉了過來。
廳裡的人倒是真齊全,大表兄,表嫂帶著兒子,陪著奶奶及保姆在看電視,大姑,大姑爺、三姑、小姑湊了一桌在打牌。
“哎,小飛回來了!”
“這就是湘湘吧?長得真俊。”
“快進來坐!”
一片熱情的招呼聲,棠梨煎雪糕卻不禁有些發僵。
牌局停了下來,風亦飛的小姑湊到了奶奶面前,推動輪椅轉了過來,“媽,你看誰回來了,你認不認得?”
奶奶緩緩的抬頭望了一眼,凝視了下,露出了慈藹的微笑,“小飛,我怎麼會認不得,放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