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驚神指在學齊全套後有了個描述,白愁飛歷經數年,取諸家指法之精華,以神為本,以氣為基,神氣共練,內外兼修,才創出這門絕學。
春字部的指法,風亦飛早已捻熟,也不需試驗。
試的只是夏、秋、冬三部。
其中形似的招數還是有幾招的。
春字部的雨水,跟冬字部的小雪極為相似,所不同的是雨水彈出的是細密如雨絲的指勁,小雪則是許多細小的冰針。
小暑又不同,彈指間,就有許多帶著焰尾的飛火流星射出,與小寒差不多,區別只在冰火之別。
這兩招跟秋字部的寒露又近似了,不過,寒露點出的是寒風形成的風刃,指勁數目要少一些,但每一道風刃都能隨心念操控攻敵,使敵手難以防備,不像雨水,小雪,小暑,小寒那樣,只能針對一個範圍。
夏至跟冬至是基本一樣,都是指勁於指尖凝聚,點上對手的身軀才會瞬間爆發,一個火,一個冰,也能用於擊破對手襲來的氣勁,掌力等手段。
威力最大的四式驚蟄,白露,大寒,大暑皆是如出一撤,凌厲的一道指勁,就是勁力不同。
白露是凝聚的風勁,急旋猛鑽。
大雪的聲勢最為浩大,一指擊出,無數冰錐連同漫天雪花當空飛旋舞動,猶如驚濤駭浪般罩向敵手。
立夏是揮指間,數十道焰流於身前縱橫交錯的飛舞,以攻代守,爆焰護體,能攻,也能守,就是攻擊距離實在短,就是在身前幾尺。
處暑雖是處於秋字部,打出的卻不是指勁,而是像一方力場,能使敵人所處的位置溫度驟升,酷熱難當,水分齊皆蒸發,影響其行動,應是取秋老虎之意,如今只有一級,覆蓋的範圍也著實小,僅能針對一人。
立冬差不多,由酷熱轉為極寒。
立秋要不同一點,凜冽的狂風飛卷,牽制對手動作。
皆是持續30秒。
三式要合起來一起施展,對手就可以享受冰火交煎的同時,還要受烈風猛刮。
芒種這一式最有趣,預先佈下種子,可置於敵身,也可附在各樣事物上,隨心念爆發火勁,種子能持續15秒,不主動激發,到了時間也會自動爆掉。
小滿是手指急速划動,讓火勁聯結成張網狀攻敵。
秋分這一式風亦飛在苦水鋪的時候有見老白施展過,手指點在身前虛空處,點哪裡,哪裡就會出現一面波紋不住盪開的小型氣盾,連點還會自行連結,形成如龜甲的形態,因氣勁高度凝聚,防禦力極強。
最重要一點,秋分沒有回氣時間這一說,要比快慢九字訣的不動印撐開氣罩方便,指出盾出,就是那盾實在小,只比巴掌大一些,要連環使出守護的範圍才大。
夏、秋、冬三部中,也只有芒種、秋分是不需要回氣時間的,大多都是30秒。
耗費的內力對風亦飛如今來說,就不算什麼了。
麻煩的一點在於,所學的指法太多,初學乍練,倉促間肯定會難以想及最佳的應敵手段,再者,現在防禦有化血奇功凝出的黑霧,能吸納卸力,面對敵人眾多時,真不如一指柔劍劈出去爽利。
好處卻是,在一應大招都進入回氣時間時,還有手段能施出,不至於一籌莫展。
要是沒學過先天無相指劍,苦練二十四節氣驚神指倒算不錯,攻守兼備,擾敵,卸力,攻襲,恢復,應有盡有。
就像獨孤師兄,一套翻天三十六路.奇,什麼都有了。
一通指法試驗下來,直讓一旁的棠梨煎雪糕看得眼花繚亂,不禁吐槽,“花裡胡哨的,我覺得,學得太多,還不如你專精幾式,挑選著練,要都練,反而是浪費時間。”
風亦飛“嘿嘿”一笑,“我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