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位於道教天尊前三位的鮮馬,在以前是什麼層次?
曾有大修士用一句話形容鮮馬。
千年不曾變,鮮衣怒馬時。
鮮馬千年以來,就是這幅少年模樣了,一直以來不曾變過,其心性也是狂傲、直率。
他自幼生長於中土道觀,聽聞是中土道觀一位快要仙逝的老道士帶回來的,肚上腰間纏著紅菱,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老道士以天命之術算卦,為這嬰孩取了一個極為符合其命數的名字。
鮮馬。
老道士撿來鮮馬後,沒過兩月便仙逝而去了,學宮的大能說老道士本來能再多活十餘年的,可惜攤上了大因果,被天道索命,不得不去。
這大因果,明眼人一聽就知道說的是鮮馬。
鮮馬沒有師尊,更無親朋好友,在中土道觀之中一直都是沉默寡言、專注修行,從不與人交際。
倒不是不願,只是不想,不想讓其他人也沾上什麼大因果。
所以人生的最初百年,鮮馬都是在道觀之中獨自一個人度過的,一直到了道教所以修士都必須經歷的下山之時,鮮馬才一人扎著紅菱下山去了。
這一下就是兩百年,同樣也是中土甚至整個天下響起鮮馬名號的兩百年。
當時年代的年輕一輩第一人,百年內無可爭議,只有鮮馬的名字可以高掛在中土之巔,也是那個時代唯一的入道元嬰。
甚至整個中土道教都極為震撼,更有壽元將近的道教大天官以搏命之術,集齊諸位天尊之力,幫助道教推算未來。
得來道教將會在未來無數時代之中出現兩位天下第一。
身披紅菱,騎著赤紅馬兒的鮮馬是第一位。
也確實是那個時代最快登上十三境天尊位置的道教修士,曾經以鐵血手段治理整個中土神州,嚴禁修士之間互相殘殺,赤紅馬兒所過之地,天下修士大氣不敢出。
本來按照這個架勢,鮮馬會很快走至天下的巔峰,徑直登頂。
可後來道教之間意見不統,學宮決定寬待修士,道教諸位天尊同意,便不準鮮馬在中土神州內隨意出手,一切按照制定的規矩來。
當時的鮮馬還是一副英俊的青年模樣,對於諸位天尊的規定很是不解,曾經當眾質問諸位天尊。
“修士自以為超脫萬物,修為越高越是如此,視凡人為螻蟻,如此修士,為何還要寬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