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譬如七號方案,力量增幅5,速度增幅5,但是會長出四條腿,六條胳膊,趙鳴打了寒噤,萬萬不能選這個方案!
十個方案都是從古義基因中篩選出來,只是側重點不同,發現還是第一個方案最均衡,符合人體美學,精緻的宛如大衛雕塑,既有暴力美感,又不突兀而醜陋。
很快,他就選定了第一個方案。
並嘗試開始第一次基因進化。
“進化需要短則數週,長則數月的週期,這是個難題!”
趙鳴發現一個緊迫的問題,就是降落艙的儲備能源即將耗空,糧食還有,造水系統還在維持,但電力能源即將耗盡。
降落艙極為先進,本是核聚變驅動,但是負責流放他的執行官帶走了核聚變裝置,因為曾有流放者藉助核聚變驅動在某廢星造出星艦,離開了星球監獄。
所以後來的降落艙只能儲備少量能源,兼有光能收集裝置,燃油裝置和人力發電,但已不具備星際航行條件。
趙鳴在主控室望著快要見底的電力,皺著眉頭。
周圍遍佈高大的草木叢林,使得光能無法有效補充,而石油更是不用想。
這裡數百年前或許還能找個加油站搞點油,但上千年過去一切都腐爛,偶然只能看到殘垣斷壁,宣示著文明留下的斑駁痕跡。
“基因進化過程,會進行極為快速和複雜的化學反應,消耗大量的能量,我必須有足夠的食物和水的補充,需要一個安全的庇護所。”
庇護所不用找,降落艙是航行級別,極為堅韌。
儲存糧食也足夠,但水絕對不夠!
而水需要的造水系統依靠降落艙的電力來運轉。
電力即將耗盡,除非進行低效率的人力發電。
“若降落艙斷電,怕也不再絕對安全。”
趙鳴暗罵,人力發電和風能、水能等發電方式相似,是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但相較於呼嘯天地的風,洶湧澎湃的河流汪洋,人力是渺小的。
甚至他辛苦發電24鐘頭,只夠點亮艙門口的節能電燈三個鐘頭。
“看來,要想完成基因進化,還需要先行解決發電問題。”
趙鳴咬牙切齒,因為要解決問題,就必須離開降落艙,去探索老山農場尋覓物資。
而老山農場對於趙鳴來說無比的危險。
“如果一鏟子下去挖出石油該多好!”
為了避免這種風險性,他殫精竭慮,把自己二十多年的知識來回複習了很多遍。
改造一個蒸汽機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