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的母狼很少有收養小狼的行徑,但狼群卻有建立“育兒所”的習慣。
狼是一種非常善於交流溝通的動物,在殘酷的森林中,單獨的一頭狼幾乎無法生存。
不說兩種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棕熊和東北虎,就是稍差一等的遠東豹,或者貂熊猞猁一類,獨狼都無法應付,如果不匯聚成群,西伯利亞狼對貂熊猞猁一類中型猛獸而言沒有任何威懾力。
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指引著狼群繁衍生存,為了更好的培養狼群的新鮮血液,使狼群昌盛,有的狼群每年都會將新生的小狼聚集在一起,由母狼們集中餵養。
烏青眼的養母就曾經是“育兒所”的一名奶媽,它也曾擁有過自己的孩子,一個很值得它驕傲的孩子,身材高大且健壯,擁有一身烏黑油亮的毛髮,曾經帶領大公狼們征戰四方,可惜現在已經魂歸天際。
迎面與烏青眼相遇時,母狼彷彿從小狼身上看到了某種熟悉的氣質,令它不由自主地與小狼親近起來,不過那時烏青眼對它充滿防備,只要見到它便會大聲嘶嚎,不安分的到處抓撓啃咬。
好在那幾天母狼和自己同伴的運氣很好,它們逮到了一頭小狍子。
雖然烏青眼對養母的態度不是很好,但母狼並未對其有絲毫不滿和嫌棄,就像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將兩頭狼連在一起一樣,它將狍子肉咬下,吞進腹中,帶回洞穴,然後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餵給烏青眼。
在母狼鍥而不捨的示好和食物誘惑下,烏青眼很快就淪陷了,它根本記不得自己的生母是誰,長什麼樣子。
從有記憶到現在,除了養父養母這兩頭成年狼以外,只有那個模模糊糊的龐大身影能給它溫暖和撫慰,儘管它不知道那個身影到底是誰,甚至不知道那身影是什麼物種。
一個機緣巧合下形成的小家庭出現在森林中,自從烏青眼加入公狼母狼的行列,它們的運氣彷彿都變得好了許多。
小狼總能帶領養父養母找到遠處的動物屍體,腐肉,甚至能找到在山溝中休息的野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烏青眼的體型成長也展露出了不凡之處。
母狼很清楚烏青眼的體質和成長速度有多麼可怕,每次在遠處靜靜觀望烏青眼的時候,它都彷彿能看到一頭未來的狼王正傲然佇立。
這個“撿來”的小孩,比它上一個孩子更優秀,更強壯,更機敏。
這讓母狼浮想聯翩。
離開那個出奇龐大的狼群,母狼偶爾也會悵然若失,自從自己的孩子死後,母狼對那個狼群的歸屬感便沒那麼強烈了。
它也曾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將那頭出色的母頭狼視作神明,對其的各種指令言聽計從,可後來事實證明,那頭母狼並沒有群狼想象中的那麼優秀。
老狼並不是合格的小隊領導者,各個小隊的狼也不能完成母狼交給它們的任務,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等待這個龐大群體的不會是壯大,而是滅亡。
或許有一天,它能帶著這個不凡的孩子重返狼群,奪下頭狼的位子。
…………
山下的三頭狼兩大一小,整體以烏青眼為中心,母狼和那頭公狼不像是在看護幼狼,反倒像是在守衛烏青眼。
相距不遠,孟焦瞥了一眼,正在吞嚥兔子的烏青眼瞬間吸引了它的注意力。
淡灰色的毛髮,不同尋常的體型,還有最重要的——右耳上那個若隱若現的缺口。
雖然因為身體的成長,密集的灰毛已經將耳朵邊緣掩蓋住了,但透過陽光的耳朵,在這種距離俯視依然能看到一個亮點。
事情過去並沒有多久,孟焦毫不費力地將山下那頭灰毛狼和自己四個月前在狼窩中救下的狼崽聯絡在一起,默默計算著時間,對照那灰狼的體型,孟焦知道,或許自己又催生了一個變異體。
體型異常,行為異常,能夠成功在冰天雪地中存活下來,這頭小狼的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恐怕也非同凡想,若說它是因為母狼突然回到狼窩活下來,孟焦根本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