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倒著走的,前後腿同時前後邁進,雙眼一直注意著樹杈上仇家的一舉一動,這樣可以防備雕鴞的背後偷襲。
雕鴞飛行聲音極小,大多數哺乳動物都聽不見,孟焦必須全神貫注才能把握其扇動翅膀製造的些微風聲。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避免被這狡猾的大鳥從突然襲擊,只能犧牲一些速度,慢慢後撤。
好在雕鴞剛受了傷,此時雖然恨不得生吃了樹下的幼虎,卻也不敢展翅飛下。
這種體型的獵物本就不在它的食譜中,就算成功捕殺,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更何況它首戰失利,心理已經有了些陰影。
就這樣,雕鴞與幼虎大眼瞪小眼,一個蹲在樹上一動不動,一個倒退著走路緩慢謹慎,漸漸拉開了距離。
孟焦這樣提心吊膽不是沒來由的,它以前在蒙古工作的時候,聽老人說,有一種叫狠吼的怪鳥,喜歡吃家禽,還會在夜晚抱走小孩,為禍一方。
若是有人驚嚇狠吼,或者惹惱了這種怪鳥,狠吼就會上山撿石頭,從高空扔石頭砸人。
這怪鳥體型龐大,力氣也不小,抱起的巨石有似臉盤一般,擦著就頭破血流,真砸準了把人腦殼擊碎也不稀奇,一時間禍害鄉里,成為一害。
可禽獸再狡詐終究鬥不過人,當地有一個井屋子,是水泥堆砌的,沒有門,只有兩個小窗戶用來接水管。
老人想了個招兒,把活雞和茅草塞進井屋子裡,外面堆上秸稈柴火,裝作養雞的樣子,引誘狠吼去吃雞。
這怪鳥素來橫行無忌,膽大包天,果然趁著天黑鑽進井屋子吃雞,驚得雞咯咯亂叫。
守在外面的人聞聲而動,一把火點起來,秸稈燃燒引動柴火,赤焰滔天,濃煙滾滾,將井屋子裡的乾枯茅草也一併引燃,把個大狠吼和裡面的雞全部化為焦炭,總算除了一患。
當時孟焦還道是鄉里的怪談,不以為然,後來有次去野外勘察,果然有一座被燒得漆黑的井屋子,矗立在田地間,想必那“狠吼傳說”雖然添油加醋,但也確有其事。
此時此刻,雖然已經不再是人,可那故事還埋藏在孟焦腦海中,未曾遺忘。
狠吼到底是什麼鳥?正是眼前這隻站在樹杈上,與孟焦結了仇的雕鴞,因為它經常發出狠~吼似的啼鳴,過去的人不識得這種鳥,就叫它狠吼。
雕鴞活動於夜間,飛行無聲,體色駁雜便於隱蔽,聲音淒厲瘮人,所以迷信的老人在口口相傳中為這種鳥類染上了一抹神秘色彩。
想起雕鴞會撿石頭砸人,孟焦有點害怕,很不巧,那塊小山似的巨石上面就有不少風化的碎石。
這大鳥若真掌握了那項“天降正義”的技能,它可不得安寧了,一塊兩塊還躲得開,就怕這雕鴞整天盯著自己砸。
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天長日久總有疏懈的時候,被抽冷子砸一下子,估計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