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祿跪伏在雲車上一個勁兒磕頭,打算用誠心感化祖師,奈何張道陵懶得理他這根弦兒。
漫天光影“轟隆”一聲消散,彷彿從來沒有出現般,令人瞪大雙眼感到悵然若失,總覺得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麼,也許是蓋世機緣,也許是登天捷徑……
張家人在那裡集體傻眼,焚香別院之中卻變得極不尋常。
張道陵降於世間的氣息並未離去,而是來到周烈面前仔細相看。
他看了片刻點頭說:“你是地藏菩薩座下弟子,老人家深居簡出,怎麼突然之間在地府掀起這麼大變動?我來問你,那韓湘子是你打走的吧?昨日他拜訪了好幾位仙人,甚至七拐八拐求到本天師門下,口口聲聲說要找回顏面!結果你這邊立刻貫通了陽世與地府,看來要將這場變革堅定不移推行下去。可知那南唐和大宋正在做國運之爭,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復境地,令本天師想不明白的是,那位老人家絕對不會放縱門下,所以這應該出自他的本意。”
周烈聽明白了,暗道:“不愧張道陵,能有這麼大的名頭那真不是蓋的!僅僅透過少許蛛絲馬跡便嗅出危險,這得經過多少風雨才能修出這種直覺?當真人老成精,不服高人不行啊!”
想到這裡,周烈開門見山說道:“前輩!我也不知道會出現多少重變化,不過這天這地總歸還是天地,地府也還是地府,最多受到一些衝擊罷了!只要保證自己足夠強,手下足夠穩固和凝練,也便不用擔心傾覆之險了。”
“哦?”張道陵轉過身去,邊向外走邊說:“多謝告知!本天師這就回去自掃門前雪,將那些根器虛浮弟子分派出去,免得變化來臨之時徒增煩惱。”
周烈讚歎:“真是一個絕頂聰明之人,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絕不越雷池半步!相信已經有隊伍抵達本世界,並且參與到唐宋國運之爭中來。韓湘子進入地府猶如引子,會逐漸將仙人引入大戰,就好比那封神榜也是國運交替時引來三教大戰,成者王,敗者寇,這是自古從未變過的道理!我也無法獨善其身,跨界而來那一刻便沾上了因果,註定要在唐宋之間選擇一方。如果不選,將兩邊都不討好,哪怕居於地府也會成為兩邊共同關照的物件,自然不會有好果子吃。”
“投向宋嗎?或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周烈正在琢磨此事之時,外面的戰鬥已經煙消雲散。
不散不行呀!張天德已經得到祖師爺認可,若是再敢針對焚香別院,死後沒有臉面見祖宗!
張天祿那個氣喲!
你說好端端的,被祖師爺攪了局。現在他說話都不好使了,人家張天德不但修為了得,而且成了地府判官,試問百年之後誰不入地府?到時候有自家人照顧,可以少奮鬥兩百年。
風向完全變了,焚香別院一下子鹹魚翻身,有了與天師閣相抗衡的資本。
經歷今夜這場變故,那些錢財想都不要想了,免費贈送一首涼涼,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張天德心中歡喜,他剛才壯起膽子說出那些話均發自本心,沒有想到祖師爺並未怪罪下來,反而給予了認可!
看來還是靠山找得好,要是沒有老師在背後撐腰,他可沒有勇氣與傳說中的張道爺對話。
就在周烈想著找機會幹掉韓湘子之時,征戰魔方突然傳出異響,提示征戰進入中場,並詢問是否立刻迴歸玉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