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其他公司投拍的專案,跟自己投拍的影視劇專案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
其中存在著很多複雜的東西根本就不是簡簡單單文字便能述說得清的,簡單點來形容便是前者是不可控的,後者是可控的!
就像是當初跟華策影視合作《鬼吹燈》一樣,只是以一筆買斷的價格把影視劇版權都交給對方,別看對方在開拍之前對李淳罡是客客氣氣的,又是演員選角的時候聽取意見,又是拍攝取景的時候找他諮詢,但最終不管是拿到手的錢還是對電視劇劇組的影響力都是浮於水面的限度。
這一點你看《鬼吹燈》拍第二部的時候,從頭到尾幾乎就是問了下李淳罡能不能在播出前稍微幫忙宣傳一番,就可見一斑了。而且透過柳娥這個“內部人員”的關係得知,今年計劃拍攝的第三部,更是連通知都沒再通知李淳罡這個原著一聲了。
但如果說是參與到影視劇的投資的話,那麼這個話語權自當會更重一些,比如挑選演員的時候就可以想辦法給自家公司的藝人要一些既無關緊要、又有不俗戲份的角色。
“利己主義”不管是到哪裡都會盛行的。
不可否認,一部劇想要大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本身質量要夠硬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面都是跟演員們的演技有關!然後光一個演員演技好還沒用,還需要好的導演、編劇、道具師、佈景師、服裝師、化妝師等等,這些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少。
這也是為什麼李淳罡手握著自己作品的IP,卻遲遲不敢動拍攝念頭的原因,文思泉湧它目前並不具備這個能力跟水平,想要組建自己的拍攝團隊是需要時間去慢慢物色的。
更何況“單幹”是十分不可取的,吃獨食的行為只會讓你在行業內受到同行們的排擠,平白樹立敵人,最終“四面楚歌”。
放眼整個娛樂圈裡面也不存在任何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是由某家公司獨立完成的,強如娛樂圈兩大巨頭華策與華娛在拍攝的時候不也接受其他公司的投資和明星演員的加盟,合作就像是大勢所趨,唯有合作才是未來,合作才能共贏!
“這兩部網劇的原著跟劇本之前我都已經看過了,心中還是有數的,只要不是拍攝出來的水平太過於稀罕,我覺得還是會有可觀市場,能受到觀眾們喜愛的,至少我個人來說還是看好的。不過畢竟怎麼說都是我們公司踏入影視圈第一次的投資專案,學姐你可要多費點心盯緊了!”
林夢得到了李淳罡肯定的答覆之後就像是吃了顆定心丸,“放心吧,合作的投拍公司都不是像我們這些的新手,人家在投拍之前肯定是經過一系列完善的評估手段,認為有利可圖才會投拍的,而且我還特意找人查了這兩部網劇找來的導演,都是在這方面比較擅長的,應該不會出簍子。”
別看林夢對於這次投資十分看重,實際上李淳罡其實對這方面並不怎麼關心,只不過是當作公司發展的一次擴寬業務,嘗試不同領域而已,只要不影響到他的“基本盤”——,那一切都好說。
退一百萬步來說,就算是全賠進去了,也不過是四千五百萬而已。
當然,網劇如果拍好了,獲得的收益自然也是相當可觀的。
“你就放心大膽地去做吧,我和老羅既然放心把公司交給你,自然就是相信學姐你能力的,就算失敗了,我們公司也受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