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元神在成佛之後,沒有任何的拘束,基本不理會蘇城太清元神,上清元神的事情,就算是扶桑木在西牛賀州有許多,並且裡面蘊含東皇太一的萬妖法,玉清元神都沒有刻意去看。
他擺脫蘇城本身拘束,也不為妙善牽絆,在應該去入滅的時候,能夠直接一走了之,同樣不被自己創造的佛教拘束。
玉皇大帝辦不到這些。
三界之中的仙神們也辦不到這些,他們修仙得道,就是為了青山綠水長逍遙,要讓他們放下一切,並且挑戰入滅,實在太難了。
入滅就是死。
而沒有人想死。
因此這條路上很少有踐行者,大家都要打聽一下,看看入滅之後會是什麼,才能夠鼓起勇氣入滅。
“重雲蔽天,江湖黯然,游魚茫然,忽望波明食動,幸賜於天,即而就之,漁釣斃焉。不知我無我,而逐道者亦然。”
蘇城聞言,出言說道。
他說的是游魚在水中沒有食物,忽然間上天垂下來了食物,於是游魚欣喜去咬,但是被釣了上去,從而斃命。
現在的修行者也是這樣,他們在三界內一片茫然,看不到前路,突然之間看到了蘇城有了進境,好像能去另一個層面,因此一個個瘋狂了,但是蘇城走的是死路。
“是啊。”
玉皇大帝嘆息道:“沒有人保證入滅之後如何,就沒有人敢拿生命去踐行。”
玉皇大帝已經是至仙,在這個過程中修行了兩億多年,你讓他現在放下一切,安然入滅,這絕對不可能。
生命,這個成本太大了。
“開創佛教的尊者前途無敵,橫掃多寶道人,降服白蓮童子,能夠讓阿彌陀佛身邊的白蓮童子接管佛教,並且和西方教翻臉,這種種本事,都是別人學不過去的。”
玉皇大帝說道:“並且單單尊者的佛眼,就擋住了一大批人,在這當今之世,確實也有人想要豁出一切,但是那些人的本事卻又不夠。”
成佛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也並不是保持一個心境就是佛,佛還有佛眼,能通曉一切,這是許多人都沒有的本事。
而玉皇大天尊這些人,到了西牛賀州稱佛,確實也有遍觀一切的本事,但是這並非是來自佛。
歸根結底,還是他們在解脫當年,做的不夠乾淨。
“你之前鬥冥河教主的時候,也曾經魂飛魄散過,這是什麼感覺?”
玉皇大天尊問道。
“就是沉溺在黑暗之中,而後再度睜開眼睛而已。”
蘇城說道:“這個入滅有本質區別。”
並不是死了就算入滅,魂飛魄散就算是入滅,寂靜涅槃,這是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