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朝廷和大司馬府這邊相互不虧欠。看著這幾個人互相盤算、尋求平衡的小心翼翼模樣,孫無終在心中默然嘆氣。
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算計這些,焉有不敗之理?只不過孫無終並不知道的是,眼前還只是小小的平衡和妥協而已,還有一個更加
“勁爆”的訊息,很快就會為人所知。——————許昌。和桓溫等人預料的不同,杜英甚至還沒有動身前往壽春。
倒不是因為杜英貪生怕死,不願意把自己擺在壽春當誘餌,而是因為杜英正打算啟程的時候,從荊州送來的訊息讓杜英不得不在許昌就近安排一下荊州的軍事調動。
等杜英開了一天會回來,已經是深夜了。郗道茂洗漱完了,此時正坐在床上看書,聽到杜英的腳步聲和連帶著的哈欠聲,便趿上鞋子走過來,幫著杜英寬衣,柔聲問道:“荊州那邊都安排妥當了?”
“已經讓各部趁此機會抓緊進攻,順便拉攏桓熙。桓濟之前和餘還是多少有點兒仇恨的,所以估計拉攏不過來。”杜英回答。
郗道茂翻了翻白眼,多少有點兒仇恨指直接把人家抓了當俘虜是不是?
不過也多虧了桓濟當時弄出來的這些彎彎繞,才能夠讓杜英順利的搶到媳婦。
至少嫁給杜英,郗道茂是不後悔的。大概也是想到了這個環節,杜英握了握她的手:“雖然有‘恩’於我們,但是餘還是覺得這點兒‘恩情’他估計不太願意承認。”郗道茂輕輕拍了一個杜英的手,因為剛剛還是握著的,這說了一句話的功夫,就已經落在腰上了,若是再不制止的話,恐怕這髒兮兮的爪子就要勇攀高峰了。
不過大概是想到了當時的驚慌失措、陰差陽錯,自己卻也忍不住笑了出來,旋即無奈的說道:“桓家子弟在這個時候竟然還能同室操戈,這······”讓杜英不得不加班的原因,就是荊州方向傳來的訊息,桓歆、桓濟和桓熙這三個桓家兄弟,竟然在荊南內訌了。
桓濟和桓熙,是之前桓家內部權力競爭之中的失敗者,桓溫給了他們機會,但是他們不中用。
所以桓溫又換上了桓歆,而荊州大族對此自然有意見,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把注壓在了桓熙的身上,桓熙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結果桓溫厭煩於桓熙的平庸無能,改用桓濟,導致大族們無奈之下只能再次轉而擁戴桓濟,誰曾想桓濟在關中和南陽兩次丟人現眼,讓桓溫深深地失望,又改為重用桓歆。
荊州大族:???當我們投入的資源和人脈不要錢是不是?因此,桓溫當時在昆陽戰敗,兵力損失慘重、生死未卜,荊州大族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架空了留守荊州的桓歆,重新立桓熙為荊州共主,而立桓濟為前線主帥。
然後事實就證明了桓溫的判斷有多麼準確。桓濟的臨陣逃走導致荊州新拉起來的大軍分崩離析,荊州大族逃竄入江陵和武昌城中,好不狼狽。
現在江陵也落入關中都督府手中,荊州大族所能仰仗的就只剩下武昌。
隨著朝廷和大司馬府的全面攜手,荊州大族倒是趁機在荊南站住腳,重新壓住那些之前不服他們、歸順朝廷的荊南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