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認可的點頭,同時補充道:
“對於桓徵西來說,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
“也對。”杜英一笑,“至少關中盟的家主能夠變成一些地方的縣令,就能夠幫助桓徵西減少來自於東南的威脅。”
桓溫到底只是方鎮,幕府之中也有不少人才,可是相比於世家雲集、人才濟濟的朝廷,終歸還是在這上面差了很多。
尤其是他南征北戰,以武力發家,手下的殺胚遠遠多於文官。
這也是為什麼桓溫對於拿下關中之後的利益分配有所擔憂。
他的官員不夠,想要管理關中,自然就需要求助於東南,到時候自己的利益自然就要分給朝廷、讓朝廷白撿便宜不說。
而且朝廷如果趁機派遣一些當世名流、方鎮大員前來,直接坐鎮長安,那麼假以時日,長安、關中,到底是誰的天下,恐怕還真得兩說。
朝廷的底氣就在於人多,而且是文官多。
所以現在作壁上觀、絲毫不慌。
知道桓溫有來尋求支援的時候。
因此如果關中盟能夠儘可能的幫助桓溫支撐起來地方的統治,那麼自然就能緩解桓溫面臨的壓力。
關中盟的利益,現在和桓溫是一致的,不會說直接翻臉。
不過從長遠來看,和謝奕好到穿一條褲子的杜英以及關中盟,到底是桓溫的朋友還是敵人,恐怕還得兩說。
就要看桓溫站在什麼角度上來看問題了。
“等到此次功成之後,試一試。”王猛果斷的說道,“師弟已經被授予‘督護’職位之事,則也可以告知盟內。”
試一試歸試一試,剛才提到的擔憂還是在的。
“還請師兄明示,如何安穩盟內人心?”杜英徑直說道,王猛明知道有這樣的影響,仍然還決定這樣做,自然說明他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王猛微微側頭,看到周圍跟隨著他們而來的關中盟士卒都是保持警戒狀態、向周圍散開,並沒有人注意這邊,這才壓低聲音說道:
“師弟未免多慮,此事代表關中盟成為王師,名正言順,本身就是喜事,師弟應該高興。”
“但······”
“各家家主,或有焦慮,但是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就直接顯露出來。”王猛徑直說道,“師弟當局者迷,卻忽略了,現在的關中盟,已經遠不是一家家自己說了算的關中盟了。”
杜英若有所思。
王猛繼續說道:“各家都已經和關中盟捆綁在一起、難分彼此,師弟覺得,就算是這些家主們會有意見,難道就會現在發難麼?”
“那之後······”